-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卞庄(biàn zhu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行高尚、庄重端正。
薄蚀(bó shí)的意思:指事物表面的损坏或削弱。
春云(chūn yún)的意思:春天的云彩。比喻美好的景象或充满希望的事物。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短晷(duǎn guǐ)的意思:形容时间短暂,过得很快。
飞扬(fēi yáng)的意思:形容充满自信、精神饱满、气势磅礴的样子。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化国(huà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风俗、习惯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得到传播和影响。
荆楚(jīng chǔ)的意思:指湖北和湖南两个省份,也用来表示楚地。
来复(lái fù)的意思:指事物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
沐猴(mù hóu)的意思:指人无知、无德行、无学问。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舒暇(shū xiá)的意思:指放松休息,解脱烦恼,过上轻松愉快的日子。
谁人(shuí rén)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的人,表示对身份不明的人的疑问。
岁星(suì xīng)的意思:指岁月流转,时光荏苒。
先春(xiān chūn)的意思:指在春季之前,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星辰(xīng chén)的意思:指星星和星辰,用来形容星星闪烁,光辉耀眼。
一线(yī xiàn)的意思:表示极为微弱或微小的差距或界限。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次和王础尘辛未岁除八首(其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社会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
首联“来复曾闻报一阳,却疑十日出扶桑”以“一阳”象征新生或希望,而“十日出扶桑”则可能暗喻长时间的黑暗或困难之后的光明。这一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充满期待,同时也对现实中的挑战持怀疑态度。
颔联“沐猴何地非荆楚,斗虎谁人是卞庄”运用了两个典故。沐猴即猴子,此处比喻那些看似聪明实则愚蠢的行为;荆楚则是古代地区名,这里泛指任何地方。斗虎的典故出自《左传》,卞庄子是传说中的勇士,擅长捕杀猛兽。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社会上种种不公与愚行的讽刺,同时也暗示了个人在面对强敌时的勇气与决心。
颈联“迫岁星辰多薄蚀,先春云气早飞扬”描绘了时间的紧迫感与自然界的不稳定性。星辰的“薄蚀”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事物的衰败,而“先春云气早飞扬”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暗示着新的开始与生机。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时间与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循环的感慨。
尾联“从今化国应舒暇,短晷宁为一线长”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国家治理与个人生活的美好愿景。在经历了艰难时期后,诗人期待社会能够得到改善,人们的生活能够更加从容不迫。同时,“短晷宁为一线长”也体现了对时间的珍惜与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还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自金山放舟至焦山三叠苏轼韵
清流亹亹元荫耽,山以包屋称江南。
竹径禅林胥熟路,到此屈指今凡三。
玉局杰作重快读,秘思爱彼抽春蚕。
中流豪歌复酣啸,老僧笑晤心何惭。
观民休助我正务,暇亦延赏穷岩潭。
金山佳矣鲜隙地,已嫌楼阁罗峰酣。
剪江言造幽绝处,胜以弗饰方可谈。
乃复稍稍事庄校,贝多罗树珊瑚龛。
踵事增华俗犹厌,质诸佛想非所甘。
以言施者虽破吝,以言居者宁非贪。
髯翁有知应首肯,但已成事说何堪。
瘗鹤真迹惜漫漶,为临元本留云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