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淡烟(dàn yān)的意思:指烟雾很淡,形容景色或气氛清幽、宁静。
断魂(duàn hún)的意思:指心灵受到巨大的创伤,感到极度痛苦和失落。
故山(gù shā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郊原(jiāo yuán)的意思:指郊外的原野,比喻远离尘嚣,环境幽静。
离心(lí xīn)的意思:离心指的是心思不专注,思绪不集中,容易分散注意力。
里外(lǐ wài)的意思:指内外两个方面,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山城(shān chéng)的意思:指建在山上的城市,也指山城景色秀美。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心绪(xīn xù)的意思:指心情、情绪的变化和波动。
修竹(xiū zhú)的意思:指人品修养高尚,如同修剪整齐的竹子一般。
竹寺(zhú sì)的意思:竹寺是指建在山间、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佛寺。
- 注释
- 清明时节:寒食节后两日为清明节,故寒食、清明常并举。
郊原:郊外原野。
古代风俗,寒食、清明要踏青扫墓,出郊春游。
柳映门:宋代清明寒食节时有插柳于门上的习俗,《东京梦华录》卷七、《梦粱录》卷二均有记载。
修竹寺:长着修长竹子的佛寺。
落花村:飘落花朵的村子。
酒薄:酒味淡薄。
迥:远。
断魂:这里是形容哀伤至极。
故山:故乡。
- 翻译
- 清明时节我独自走出郊野,寂寞山城家家门户绿柳隐映。
隔水淡淡烟霭中,看得见佛寺修竹成荫, 一路上细雨萧疏, 经过的村庄落花阵阵。
天气寒冷,菲薄的淡酒,不能让我在一醉中沉浸。登上高楼只见天高地迥, 我思乡念友更容易极度伤心。
回望故家远在千里以外,满怀离情别绪又去讲给谁听?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出游郊原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离别之情。诗人运用寂寞的山城、柳树映衬的门庭,以及水边淡烟中的竹寺和雨中飘落花瓣的小村,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画。
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如“清明时节出郊原”直接而简洁地表达了季节与行动,“寂寂山城柳映门”则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山城的宁静和柳树映衬下的门庭之美。水边的淡烟脩竹寺和雨中的落花村,都给人以恬静和柔和之感。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非全是欣赏自然之美。在“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中,通过对比天气的冷清、酒度的低淡以及地势的辽阔和楼台的高峻,诗人表达了即便是饮酒寻欢也难以忘却心中的忧愁,甚至容易陷入灵魂的断裂之感。这种对比强烈地凸显了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最后,“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一句,以极其深情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回首”不仅是身体上的转头,更是心灵上的一种回望,而“别离心绪向谁言”则表现出一种无处诉说的孤独感,仿佛在问自己,这份离愁究竟该对谁倾诉。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是一首集自然美与情感表达于一身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