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如梦令·其六》
《如梦令·其六》全文
宋 / 朱敦儒   形式: 词  词牌: 如梦令

莫恨中秋无月。多点金红蜡

取酒拥丝簧迎取轻盈桃叶。桃叶。桃叶。

唱我新歌白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雪(bái xuě)的意思:指纯洁无瑕的雪,也比喻清白无暇的品德或纯真无邪的心灵。

点金(diǎn jīn)的意思:比喻能力高强的人可以把平凡的事物变得非常有价值。

红蜡(hóng là)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极为坚固、耐久。

金釭(jīn gāng)的意思:金制的饰物,比喻重要的地位或身份。

轻盈(qīng yíng)的意思:形容轻巧、灵活,不沉重的样子。

丝簧(sī hu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神态或动作轻柔、灵活。

桃叶(táo yè)的意思:比喻人的容貌、举止、行为等与内在不相称。

迎取(yíng qǔ)的意思:主动去接受或追求某种东西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注释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传统节日,有赏月习俗。
金釭:古代灯具,指金色的烛台或灯盏。
红蜡:红色的蜡烛,用于照明或装饰。
丝簧:丝竹乐器,泛指弦乐器和吹奏乐器,这里指宴会中的音乐。
桃叶:原指晋代名妓桃叶,后泛指美女,此处可能为女子名字或形容词,意为轻盈、娇美。
白雪:古代歌曲名,此处可能是新创作的一首歌名,也可能寓意高雅纯洁的音乐。
翻译
不必遗憾中秋没有月亮,多点些金色烛光红蜡。
拿起酒杯伴着音乐,迎接轻盈如桃叶的佳人。
让她唱我新创作的《白雪》之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敦儒的《如梦令·其六》,其中蕴含了对中秋佳节的独特感受和丰富的情感。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通过运用鲜明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没有月亮的中秋夜晚景象,但诗人并未感到黯然失色,而是转而利用物品如金釭红蜡来营造出一种温馨、欢快的氛围。

“莫恨中秋无月”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态,不对缺少明月的中秋感到遗憾。紧接着,“多点金釭红蜡”则展示了诗人用灯火来弥补夜晚的不足,并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出一种节日的热闹气氛。

“取酒拥丝簧,迎取轻盈桃叶”两句,则是进一步描绘这个中秋之夜的场景。诗人不仅用红蜡灯照亮夜空,还准备了美酒,并以桃叶为饰,这些都是为了在没有明月的情况下,也能享受节日的欢乐。

“桃叶”一词重复出现,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简单而又美好的装饰的喜爱和珍惜。最后,“唱我新歌白雪”则是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自信地创作并高声歌唱自己的新诗,这里的“白雪”可能是形容诗词如同洁白无瑕的雪花,一种对诗艺的最高赞誉。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缺乏自然美景的情况下,也能创造出一份节日的喜悦与艺术的享受。

作者介绍
朱敦儒

朱敦儒
朝代:宋   字:希真   籍贯:洛阳   生辰:1081-1159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猜你喜欢

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贫居依谷口,乔木带荒村。

石路枉回驾,山家谁候门。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

唯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0)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0)

落花落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撩乱入中帷。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0)

晚留凤州

宝鸡辞旧役,仙凤历遗墟。

去此近城阙,青山明月初。

(0)

宿醉

风引春心不自由,等闲冲席饮多筹。

朝来始向花前觉,度却醒时一夜愁。

(0)

隋王鼓吹曲十首·其四入朝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