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半隐诗》
《半隐诗》全文
宋 / 廖行之   形式: 六言诗  押[侵]韵

远引未能忘世端居且学灰心

定自随时隐见,应非与俗浮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ànyǐnshī
sòng / liàoxíngzhī

yuǎnyǐnwèinéngwàngshìduānqiěxuéhuīxīn

dìngsuíshíyǐnjiànyìngfēizhà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端居(duān jū)的意思:指居高位或位于首位,也可以指处于最佳的位置或地位。

浮湛(fú zhàn)的意思:指言辞虚浮、不切实际,不真实,不可靠。

灰心(huī xīn)的意思:失去信心或勇气,感到沮丧或灰暗。

随时(suí shí)的意思:任何时间,没有限制

忘世(wàng shì)的意思:忘记尘世间的纷扰和烦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隐见(yǐn jiàn)的意思:隐藏的事物逐渐显露出来。

远引(yuǎn yǐn)的意思:指通过引用古代的典故、经典文献等远古的事物来证明或支持某种观点或论述。

自随(zì suí)的意思:自由行动,随心所欲

鉴赏

这首诗名为《半隐诗》,作者是宋代诗人廖行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纷扰的向往,以及在静心独处时选择淡泊和内心的修炼。"远引未能忘世"传达出诗人虽然试图远离世俗,但仍未能完全割舍尘世的牵绊;"端居且学灰心"则表示他在静默的生活中,学习以一种超脱的态度面对世事,让心灵变得更为平静和淡然。"定自随时隐见"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随缘而动,不刻意追求显隐,而是顺应自然,让自己的存在在适当的时候显现出来;"应非与俗浮湛"则表明他不随波逐流,保持独立和超脱于世俗的浮躁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沉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自我修养,展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的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廖行之
朝代:宋   字:天民   号:省斋   籍贯: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   生辰:1137~1189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猜你喜欢

次韵王大光见赠

头角峥嵘冠八龙,相逢宛马昔从东。

披怀一笑交情重,转眼三年世事空。

浪迹偶登君子里,岁寒今见古人风。

新诗欲报非琼玖,涉猎由来愧吕蒙。

(0)

张德辉以诗见遗需酒因次韵解嘲

廷评一石了狱事,谪仙一斗百篇诗。

君才盘盘压今古,肯使英名誇昔时。

浊醪妙理清有圣,此意岂复达士疑。

我惭鼷腹怯鲸量,咄咄隐几成书痴。

(0)

次韵高仲贻赠别

金碗轻抛入钓船,夜寒侵被不成眠。

近传奏疏三千牍,今见新诗十二篇。

故国音书凭过雁,江城烽火照晴天。

移舟铁瓮城边去,信与名山旧有缘。

(0)

寿成惠圣慈祐太皇太后閤春帖子·其四

银幡点缀斗宫嫔,小字横斜篆缕新。

岁岁词臣供帖子,从今便数八千春。

(0)

为师席李上舍去智寿四首·其三

道义须知耐岁寒,论心还喜臭如兰。

龙鳞幸许同攀附,乞与春风借羽翰。

(0)

题张石山出行吟卷

峨峨章甫冠,飘飘凌云气。

安肯郁郁居,乃试远游履。

风云负壮图,川原穷雅志。

槐竹憩幽深,草木仝臭味。

沧溟浩八极,呼吸入胸次。

物怪千万状,参错入吟思。

一篇复一篇,亹亹至百纸。

芳菲迷目睫,璀璨照窗几。

展玩三过读,殆类啖蔗美。

渐可造冲澹,岂特衒巧丽。

章句亦何有,尚辞尤尚理。

风行自成文,止于所宜止。

熟之而精之,循能造极致。

老我力已衰,不复竞吟事。

羡君年尚壮,进进殊未已。

骎骎班前修,挺挺俯时辈。

岂但蓟北传,可使鸡林至。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