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 邻 水 县 宋 /袁 说 友 酒 余 孤 馆 梦 初 回 ,渐 觉 茅 檐 淅 淅 来 。夜 半 山 前 风 荐 雨 ,晓 来 崖 底 涧 鸣 雷 。剩 添 岗 翠 三 分 色 ,呈 出 秧 针 一 寸 栽 。恰 得 乌 云 天 外 少 ,莺 花 无 数 恼 人 怀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山(bàn shān)的意思:指山脚下或山的一半处。也用来形容位置不高、等级不高或程度不深。
分色(fēn sè)的意思:指事物的颜色变得不一致,分为不同的色彩。
孤馆(gū guǎn)的意思:指独自守望的寂寞之境,也用来形容孤独无依的处境。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恼人(nǎo rén)的意思:令人烦恼或不快的事物或行为。
人怀(rén huái)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意图、情感等。
三分(sān fēn)的意思:指将事物或情况分为三个部分,表示平分或分配。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乌云(wū yún)的意思:指黑色的云彩,比喻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也用来形容困境、危机等。
淅淅(xī xī)的意思:形容细小的声音或细雨点落的声音。
晓来(xiǎo lái)的意思:指天亮、黎明到来。
秧针(yāng zhēn)的意思:指善于观察、分辨事物的眼力。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一寸(yī cùn)的意思:指极短的距离或极小的程度。
莺花(yīng huā)的意思:莺花是指杨柳和桃花,也用来形容美丽的花朵。
云天(yún tiā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引申为广阔无垠、无边无际的意境。
- 翻译
- 酒醒后独宿的旅馆梦境刚刚结束,渐渐听到屋檐下雨声滴滴答答。
半夜时分,山前刮起了风,夹带着雨推荐给夜晚,清晨醒来,崖底的山涧传来雷鸣般的水声。
雨后,岗峦的翠绿多了一分清新,稻田中的秧苗仿佛只有一寸高。
恰好天空中乌云稀少,无数的莺歌花影令人烦恼又心生欢喜。
- 注释
- 酒馀:酒醒之后。
孤馆:孤独的旅馆。
梦初回:刚从梦中醒来。
渐觉:渐渐察觉到。
茅檐:简陋的屋檐。
淅淅来:雨声滴滴答答。
夜半:半夜时分。
山前:山的前面。
风荐雨:风带来雨水。
崖底:山崖底部。
涧鸣雷:山涧像打雷一样轰鸣。
剩添:增添。
岗翠:山岗的翠绿。
三分色:三分更加鲜艳的绿色。
秧针:稻田里的秧苗。
一寸栽:一寸高的样子。
恰得:恰好遇到。
乌云天外少:天空中乌云稀少。
莺花:莺鸟和花朵。
无数:众多。
恼人怀:令人烦恼又心生欢喜。
- 鉴赏
这首宋诗《宿邻水县》是袁说友所作,描绘了诗人酒醒后在旅舍中所见所感。首句“酒馀孤馆梦初回”,写诗人酒醒后从梦境中回到现实,孤身一人在旅馆中。接下来,“渐觉茅檐淅淅来”描绘窗外细雨轻落,声音微弱而连绵,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
“夜半山前风荐雨,晓来崖底涧鸣雷”两句,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现了夜晚风雨交加,直至清晨山涧雷声的壮丽景象,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风雨比喻为“风荐雨”,赋予其主动性,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剩添岗翠三分色,呈出秧针一寸栽”描绘了雨后的景色,青山更加青翠,田间新插的秧苗在雨水滋润下显得生机勃勃,一寸寸地生长,充满了希望和春天的气息。
最后,“恰得乌云天外少,莺花无数恼人怀”以乌云渐散,春光乍现,无数的莺鸟和花朵映入眼帘,引发了诗人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对家乡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一段经历,通过风雨、山川、植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展现了宋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