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李花》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李花》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昨夜孤村宿,春深寂寥

庭前一株李,为我中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孤村(gū cū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村庄,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孤独,缺乏支持和帮助。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深人(shēn rén)的意思:指深思熟虑、深入人心的人。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翻译
昨晚我在一个孤零零的村庄过夜,春天已深,四周格外寂静。
庭院前有一棵李树,在这深夜里为我披上素白的花朵。
注释
昨夜:指过去的某个晚上。
孤村:孤立无依的村庄。
宿:住宿,过夜。
春深:春天深入,即春季后期。
人寂寥:人们感到孤独和寂寞。
庭前:庭院前面。
一株:一棵。
李:李树。
缟:白色,这里形容李花洁白。
中宵:半夜,深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寂静的春景,诗人在一个偏远的村庄过夜,周围的人们都已沉沉睡去。庭院中的那一棵李树,在月光下依然开放,为诗人的独自徜徉提供了伴随。这里的"缟中宵",既指李花在夜色中绽放,也隐喻着诗人心中对于远方故土的思念和对旅途中的孤独感受。

李曾伯是宋代的一位文人,其作品常带有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这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夜晚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寂寞。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青菁墩

积翳重难埽,见树不见山。

鸣鸟偶然闻,白云有时还。

树根百道泉,出壑流潺潺。

似乎仙之人,招我苍翠间。

安得结一庐,终年取琴弹。

(0)

托感十二章·其一

入俗试变机,蹈履胡由凭?

警候多凉风,不扫阴翳清。

涧坡积丛杞,幽绝无人行。

日光避林色,白昼闻虫鸣。

返心检初悦,外感虑其撄。

迁化不违理,天人默相乘。

矫激抒愤悲,悠悠徒丧名。

(0)

田家杂兴十五章·其十二

超想出千载,恍见彭泽翁。

山林性未漓,魏晋无殊风。

拂袂吾苦尘,往意证谁同?

惟有耕者心,不识天地穷。

大道在泥涂,长饥昭令终。

(0)

田家杂兴十五章·其十一

膝下三五孙,读书良自佳。

纵不功名求,庶免讥愚騃。

今晨杀一鸡,酒熟饭已炊。

脔切分柈匀,欢笑食无猜。

落檐多山光,远林雾方开。

林风如有情,瀁然疏其怀。

(0)

述意三章·其一

寸睫驰万马,置梦荒碛间。

白榆含迥晖,层霄暮生烟。

丈夫在草莽,孑影谁见怜。

堕魂还自招,悲歌抚铜弦。

肝脾朗冰雪,根气寒益坚。

恐贻造化惭,拒物辞雕镌。

奈何懈所慎,绝理忘续绵。

遂听负担力,苦为功名捐。

大风吹垢尘,江淮紊故川。

涵谷无还牛,高卧师陈抟。

(0)

当古谣十三章·其六

旗纛鬨如沸,弹压千屯营。

睨尔双眼白,顾我双眼青。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