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绩未上,已下紫泥书。
布诏周蓬巷,承纶及草庐。
北极(běi jí)的意思:指极寒之地,比喻极度寒冷、严酷的环境或处境。
薄海(bó hǎi)的意思:指水面很薄的海洋,也比喻事物的表面很薄弱。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草庐(cǎ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屋,比喻简陋的住所或生活环境。
东储(dōng chǔ)的意思:指东方国家或地区积累的储备物资或财富。
分虎(fēn hǔ)的意思:分裂敌人,使其内部发生矛盾,以便取得胜利。
高车(gāo chē)的意思:指高位显贵的车驾,比喻权势显赫、地位崇高的人。
来暮(lái mù)的意思:指夜幕降临,天色渐暗。
露冕(lù miǎn)的意思:指皇帝或王侯亲自出席朝会或宴会,戴着帽子露出帽顶。
泥书(ní shū)的意思:指书写的字迹潦草、模糊不清。
佩鱼(pèi yú)的意思:佩鱼指的是戴着鱼的形状的饰品,比喻虚有其表、形式空洞,没有实际价值或功效。
褰帷(qiān wéi)的意思:指揭开帷幕,揭示真相。
前星(qián xīng)的意思:前兆、征兆
深念(shēn niàn)的意思:深入思考、沉思的心境。
异等(yì děng)的意思:不同等级、地位或品质的人或物。
增秩(zēng zhì)的意思:增加官职等级
紫泥(zǐ ní)的意思:指官员、文人等因为贪图享乐而荒废职责。
紫泥书(zǐ ní shū)的意思:形容书法墨迹墨色深沉而有韵味。
这首诗描绘了沈郡公受到朝廷恩典的场景,充满了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首句“三年绩未上,已下紫泥书”点明了沈郡公虽未显赫功绩,却已蒙受皇帝的恩宠,以紫泥书的形式赐予封典,寓意深远。接下来,“来暮歌分虎,恩深念佩鱼”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皇帝的恩典比作老虎的威严和鱼的珍贵,表达了沈郡公对这份恩典的深切感激与敬畏。
“前星依北极,薄海庆东储”则进一步渲染了皇恩的广袤与深远,将皇帝比作北极星,象征着国家的稳定与方向,而“东储”则暗指太子,表达了对皇室后继有人的喜悦与祝福。接着,“布诏周蓬巷,承纶及草庐”两句,展现了皇帝恩典的普及与广泛,不仅在宫廷中宣读诏书,也惠及民间,体现了皇恩的普世性。
最后,“褰帷仍露冕,赐盖并高车”描绘了沈郡公接受恩典时的隆重场面,通过“褰帷”、“露冕”、“赐盖”、“高车”等一系列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这一历史瞬间的庄重与荣耀。而“异等空增秩,应知汉不如”则表达了沈郡公内心的感慨,虽然地位有所提升,但深知自己与汉代的名臣相比仍有差距,流露出谦逊与自省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沈郡公接受恩典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皇权的威严与恩典的普世性,同时也反映了文人士大夫对于权力与地位的谦逊态度和对于自身能力的深刻反思。
花扑鞭梢,风吹衫袖,马蹄初趁轻装。
都城渐远,芳树隐斜阳。
未惯羁游况味,征鞍上、满目凄凉。
今宵里,三更皓月,愁断九回肠。
佳人,何处去,别时无计,同引离觞。
但唯有相思,两处难忘。
去即十分去也,如何向、千种思量。
凝眸处,黄昏画角,天远路岐长。
人生久矣无百年,六十七十已为寿。
嗟予忽忽蹈此境,衰发如蓬面枯瘦。
孤松摧折老涧壑,病马凄凉依栈豆。
尚无筹策活目前,岂有功名付身后。
壁疏风入灯焰摇,地炉火尽寒萧萧。
胸中白虹吐千丈,庭树叶空衣未纩。
曲几蒲团,方丈里、君来问疾。
更夜雨、匆匆别去,一杯南北。
万事莫侵闲鬓发,百年正要佳眠食。
最难忘、此语重殷勤,千金直。西崦路,东岩石。
携手处,今陈迹。望重来犹有,旧盟如日。
莫信蓬莱风浪隔,垂天自有扶摇力。
对梅花、一夜苦相思,无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