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曰见而说,应无学未能。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三十七公明宣》全文
- 翻译
- 当父母还在世的时候,他们的呵斥声我听不到。
一旦见到我,他们就感到高兴,应该不会因为我没学到什么而失望。
- 注释
- 亲:指父母。
叱咤:形容大声呵斥或发号施令。
见而说:见到我时感到喜悦。
学未能:没有学到东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孝顺的儿子在父母健在时的情景。诗中的"子于亲在日",表达了儿子在父母还在世的时候,对他们的尊重和服从。"叱咤不闻声",意味着即使面对父母的责备或指示,儿子也会默默地接受,不发出任何反驳或辩解的声音。
"既曰见而说",这里的"见"可能指的是见到父母的面容或行为,"说"则表示高兴或满意。诗人暗示儿子看到父母的快乐和满足,自己也感到欣慰,这体现了孝顺的情感。
最后一句"应无学未能",进一步强调了儿子在父母面前的谦逊和不断学习的态度,表明他深知自己的不足,愿意通过不断学习来更好地孝敬父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孝顺且懂得自我反省的儿子形象,展现了儒家孝道的精髓。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始皇墓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
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
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
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失题
美哉良友,禀德坤灵。明照远鉴,幽微妍精。
超迹皇英,质如瑶琼。赠我翰林,示我丹诚。
道同契合,体异心并。自顷西徂,合于五楼。
迟想欢嬿,观我良畴。亦既至止,愿言莫由。
室迩入鬲,中情则忧。抱恨东游,神往形留。
何以合志,寄之此诗。何以写思,记之斯辞。
我心爱矣,歌以赠之。无秘尔音,不我是贻。
紫骝马歌辞·其三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