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就荫,不试文。好羸马,不入群。
- 鉴赏
这首诗《好羸马》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对比“荫”与“文”,“羸马”与“群”,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价值观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首句“宁就荫,不试文”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庇护与依赖自然恩赐的偏好,而非通过个人努力获取知识与学问。这里的“荫”象征着自然界的庇护或恩赐,而“文”则代表了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知识的追求。诗人似乎在强调,相较于通过个人努力获得的知识,他更倾向于接受自然赋予的恩惠。
接着,“好羸马,不入群”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偏好。在这里,“羸马”象征着力量不足、处境不利的个体,而“群”则代表了集体的力量与合作。诗人选择与羸弱的个体为伴,而不是加入强大的群体,这反映了他对独立与个性的重视,以及对社会普遍追求的集体主义的某种质疑。
最后,“会昌一品集,三唐进士皆不及”这一句,通过历史人物的比较,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观点。会昌一品集指的是历史上某些地位显赫的人物,而“三唐进士”则是指唐代科举制度下的优秀学者。诗人通过对比,暗示那些通过传统途径获得极高成就的人,可能并不如他所推崇的“宁就荫,不试文”、“好羸马,不入群”的态度那样独特和有价值。这表明了诗人对于传统价值观念的一种反思和挑战,以及对个人独立思考与行动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历史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对于个人自由、独立思考和社会价值的独特见解,体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和对传统观念的批判性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自南康往广信完卷述怀十首·其四
渊云谅殊性,予岂经世俦。
驰驱二十祀,学宦寡谐谋。
昔斥还三河,誓言永林丘。
靡坚今咎谁,畜志竟莫酬。
在难归贻阻,眇焉痗前修。
陟崇望波岭,翔云骇西流。
春羽振桑榆,念之心形仇。
东徂叹伊始,怀哉俾无尤。
别诸生汉口
大江流浩浩,五日与子期。
风潮变日暮,六日达汉湄。
人心重攸爱,酬德视其施。
伊兹匪不幸,所急非睽离。
晨飙望我帆,夕也宿共涯。
浮月每皓皓,逆云递逶迤。
情渊分有穷,怆子当分乖。
昔为同池萍,今向东西开。
大别峙嵬嵬,林蝉暮何哀。
俛首前逝波,倚舻各徘徊。
葑菲叹
菁菁田中葑,与与疆上菲。
托根岂诚异,敷叶为谁美。
采掇女心叹,遵路劳情理。
鲜茎入素手,终朝不盈篚。
置之独长惋,抆泪沾衣里。
白华肇卑薄,谷风启怨诽。
色衰使交离,弃美因下体。
空瞻寸晷旋,倏见严飙起。
徒持履霜戒,谁念禦冬旨。
吟叹非贞喻,托物聊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