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其三》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其三》全文
宋 / 米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好懒难辞友,知穷岂念通。

非理生拙,病觉养心功。

小圃能留客青冥不厌鸿。

秋帆寻贺老,载酒过江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非理(fēi lǐ)的意思:指言辞不合理、不符合逻辑。

过江(guò jiāng)的意思:指越过江河,比喻克服困难,突破障碍。

贺老(hè lǎo)的意思:贺老指为老人庆贺或祝福,表达对老人的尊敬和祝福之意。

江东(jiāng dō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或者东方人民。

酒过(jiǔ guò)的意思:指酒劲过了头,醉酒过度。

理生(lǐ shēng)的意思:理解生命的意义,关心生命的价值

留客(liú kè)的意思:指待客人或留宾客住下来不走。比喻用好的条件和服务留住客人。

青冥(qīng míng)的意思:指深邃幽远的样子,形容天空或大海的深蓝色。

养心(yǎng xīn)的意思:修养心性,培养内心的美好品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困顿与疾病时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向往。首联“好懒难辞友,知穷岂念通”表达了诗人虽懒散却不愿放弃与朋友相聚的时光,即使知道生活贫困也无悔于这份情谊。颔联“贫非理生拙,病觉养心功”则揭示了诗人认为贫穷并非因为生性懒惰,反而在病痛中更懂得了修养身心的重要性。颈联“小圃能留客,青冥不厌鸿”通过小园子的邀请和天空对鸿雁的接纳,象征着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尾联“秋帆寻贺老,载酒过江东”则以寻找好友贺老,一同乘船过江饮酒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态度的独特理解和对友情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米芾

米芾
朝代:宋   籍贯:被服效唐   生辰:1051-1107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
猜你喜欢

菩萨蛮.扫叶

晓寒独自行芳径。萧条不似寻常景。风雨做飘零。

阶前积渐深。淮南悲落木。而我偏多触。

镇日扫难开,如愁去复来。

(0)

四时田园杂兴四首·其一

东风泛晴和,陌上芳尘飞。

姣姣桃李花,时至生光晖。

宿麦冻朝烟,草露亦未晞。

农人事春畴,荷锄出柴扉。

桑条蚕妇筐,黄鸟随人飞。

百物熙阳春,揽观淡忘归。

还凭樽酒中,窥此造化机。

(0)

秋虫二首·其二

哀乐并中岁,凉秋感鬓丝。

况当淆絮语,无处慰相思。

木末层云暮,莓墙暗雨时。

天涯芳草歇,羁客欲何之。

(0)

别王二丈予安

美人在霄汉,灼灼如丹云。

手持凤凰子,毋乃魏元君。

我昔登太山,天门啸不还。

瀑布为长带,浮云为高冠。

游仙岂不乐,悲此市朝间。

圣贤耻独善,所贵匡时艰。

太阿苟不割,蛟龙将波澜。

箧中有阴符,吾生焉得閒。

平沙利马足,惊飙宜鹰翰。

遥遥万里心,慷慨入长安。

(0)

栀子花·其二

碧阑人倚欲忘愁,露重三更旖旎流。

说与街头卖花者,不须长结素馨毬。

(0)

赠督学章阁陈公

大雅开闳廓,斯文慰寂寥。

神龟浮洛水,彩凤叶虞韶。

夫子当朝彦,英声起珥貂。

气吞云梦泽,波荡广陵潮。

天柱钟灵峙,龙津跃绛霄。

江山悬绣节,宇宙激冲飙。

道大群峰括,德高万象遥。

登东连泰岱,直北指招摇。

礼乐清时器,文章上国标。

燕台酬骏骨,沧海拾明瑶。

振网收孤鹗,调弓挟两雕。

中奇誇射枣,累巧讶承蜩。

绳墨材无弃,模楷望孔昭。

关西扬美范,岭外转徵轺。

奎壁章常灿,琳琅律正调。

水开花菡萏,云护木兰苕。

日下擎仙掌,风前引洞箫。

指挥穷马首,载籍倦牛腰。

理揭皇王秘,精探汉魏谣。

温恭涵镒璞,挥洒裂鲛绡。

小子承私淑,宫墙首重翘。

景星呈瑞觏,旭旭仰丸跳。

宝琬凌冰透,鸿垆点雪消。

望洋羞空垒,聚沼喜环桥。

笼药期供味,谷嘤愿上乔。

春风扇桃李,枳棘亦生条。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