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
《踏莎行》全文
宋 / 张焘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阳复寒根,气回枯杆。前村昨夜梅初绽。

谁言造化偏颇,半开何独南枝暖。

素艳幽轻,清香远散。雪中岂恨和羹晚。

不知何处东君至今不使拘管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使(bù shǐ)的意思:不让,不令,不使人。

东君(dōng jūn)的意思:指东方的君主,也泛指东方的国家或地区。

和羹(hé gēng)的意思:将不同的事物或意见融合在一起,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

何独(hé dú)的意思:独特的、与众不同的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拘管(jū guǎn)的意思:限制、束缚、管束

南枝(nán zhī)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人或事物。

偏颇(piān pō)的意思:指言论、观点等不公正或不公平,偏向一方,偏离了客观事实或公正标准。

清香(qīng xiāng)的意思:指香气纯净、芳香宜人。

素艳(sù yà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容貌或仪态既朴素又美丽。

阳复(yáng fù)的意思:指阳光复苏,意味着事物重新活跃起来或恢复生机。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张焘的作品,名为《踏莎行》。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梅花的独特气质,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中生机与不平等现象的思考。

“阳复寒根,气回枯杆。”开篇便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冬去春来的转折时刻,阳光重新温暖大地,而气息回归到曾经干枯的枝条上。这里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展现了季节更迭中生命力与温度的交替。

“前村昨夜梅初绽。”诗人随后将视角转向前村,描述了一场春夜之后初绽的梅花。这不仅是对美景的描绘,也暗示了梅花在春天其他植物尚未觉醒时独自盛放的孤傲。

“谁言造化没偏颇,半开何独南枝暖。”诗人质疑了自然界中生长的公平性,为什么只有某些部分(比喻为“南枝”)会在寒冷之中保持温暖和生命力。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命运不平等的感慨,同时也赞美了梅花的独特。

“素艳幽轻,清香远散。”接下来是对梅花外形与气味的细腻描绘,“素艳”指的是梅花的纯洁而不失艳丽,“幽轻”则强调其雅致脱俗,而“清香远散”则是对梅花香气的赞美,既有距离感又传达了它的清新。

“雪中岂恨和羹晚。”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愁。梅花在雪中的孤独,也许是对自己生命短暂的感慨,或是对岁月易逝的叹息。

“不知何处误东君,至今不使春拘管。”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或某种理想的怀念与遗憾。这里的“东君”有可能指的是春天,或是象征性的某个人物,而“春拘管”则是一种限制春天自由生长的比喻,暗示了对过去失去机会的悔恨。

总体来说,这首《踏莎行》不仅描绘了梅花与春天的美景,更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抒发了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公平性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张焘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近有仙过,因成绝句二

千枝花里玉尘飞,阿母宫中见亦稀。
应共诸仙斗百草,独来偷得一枝归。
九色云中紫凤车,寻仙来到洞仙家。
飞轮回处无踪迹,唯有斑斑满地花。

(0)

杂歌谣辞·白鼍鸣

天欲雨,有东风,南溪白鼍鸣窟中。
六月人家井无水,夜闻白鼍人尽起。

(0)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流杯渠

渌酒白螺杯,随流去复回。
似知人把处,各向面前来。

(0)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梅溪

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
不教人扫石,恐损落来花。

(0)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盘石磴

垒石盘空远,层层势不危。
不知行几匝,得到上头时。

(0)

上士泉瓶

阶上一眼泉,四边青石甃。
唯有护净僧,添瓶将盥漱。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