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充隐(chōng yǐn)的意思:指隐藏事实真相,掩盖真实情况。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孤高(gū gāo)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独立自主,高傲孤立,不愿与他人交往。
龙化(lóng huà)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在某一领域或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达到了最高水平。
年几(nián jǐ)的意思:指年纪不大或不到成年的年轻人。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所思(suǒ sī)的意思:所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思考问题时的状态,表示思虑周详、深思熟虑。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我所(wǒ suǒ)的意思:我所,指的是自己所拥有或所经历的事物或情况。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修竹(xiū zhú)的意思:指人品修养高尚,如同修剪整齐的竹子一般。
雁来(yàn lái)的意思:指消息传来或人来访。
猗猗(yī yī)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繁盛。
应天(yīng tiān)的意思:顺应自然,适应天地之道
云心(yún xīn)的意思:指心思、情感、意愿等无定向不定性,变化多端。
正直(zhèng z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思想纯正,言行举止诚实正直,没有私心私欲。
- 注释
- 万朵:形容数量极多。
奇云:奇特的云彩。
修竹:长而直的竹子。
猗猗:形容竹子茂盛的样子。
孤高:独立高洁。
风霜:比喻困难和挫折。
折:摧残,折断。
龙化:古代神话中龙的出现象征吉祥或帝王兴起。
雁来时:大雁南飞的季节,常用来象征时节更替或远方的思念。
晋林:指晋代的森林。
充隐:隐居的人。
尘土:比喻过去的时光或事物已消逝。
瞻彼:远望那。
西山:象征远方或理想之地。
我所思:我所怀念或思考的事物。
- 翻译
- 无数奇特的云彩环绕着房屋飞翔,云中的竹子翠绿茂盛。
它孤高挺立,任凭风霜也无法摧折,它的正直只有天地能理解。
在四海之间长久没有龙出现的地方,千年里也仅有几次大雁飞过。
晋代的林木如今都已化为尘土,遥望那西山,引发我对往事的深深思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首句“万朵奇云绕屋飞”,以云朵环绕居所比喻环境的宁静与超凡,展现了诗人居所的独特氛围。次句“云心修竹绿猗猗”进一步描绘了翠竹在云雾中的生机盎然,"云心"寓意竹子的高洁,"绿猗猗"则写出竹子的茂盛。
接下来的两句“孤高不为风霜折,正直只应天地知”,赞美了竹子的坚韧和正直品格,即使面临风霜的考验,也坚守自我,其高尚品质只有天地能理解。诗人借此寓言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
“四海久无龙化处,千年几具雁来时”暗含对贤才难得、世事变迁的感慨,暗示自己期待着像龙一样出世或像大雁那样带来远方的信息,但现实中却难以寻觅。
最后两句“晋林充隐皆尘土,瞻彼西山我所思”,借晋代隐士林泉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西山(可能象征着隐逸之地)的深深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某种批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竹子为载体,寄寓了诗人的人格追求和对世事的深沉思考,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