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已死,兄已诛,父命杀仇仇即夫。
事已不成宁惜死。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不报(bù bào)的意思:不报指不报告、不通报。
反面(fǎn miàn)的意思:指与某一事物相对立的一面或相反的情况。
浩浩(hào hào)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声势非常宏大、浩大。
黄泉(huáng quán)的意思:指死亡、阴间或地狱。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命事(mìng shì)的意思:指命运的事情,指注定要发生的事情,不可避免的命运。
女子(nǚ zǐ)的意思:指女子不需要才华,只要品德高尚就足够了。
事人(shì rén)的意思:指能够处理事务、办事能力强的人。
五经(wǔ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易经》、《书经》、《诗经》、《礼经》和《春秋》的合称。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血流(xuè liú)的意思:形容战场上血流成河,非常惨烈。
已不(yǐ bù)的意思:已经不再,已经不是
有余(yǒu yú)的意思:指超过一定程度或数量,还有剩余。
这首诗《虎台谋》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描述一位女性在复杂家庭关系和道德抉择中的挣扎与决断,展现了深刻的人性探讨和情感冲突。
诗中以“兄为囚,妹为虏”开篇,暗示了家族内部的不幸与变故,妹妹因兄长被囚禁而成为俘虏,家族陷入困境。接着,“父命事仇无不可”,表明父亲为了家族利益,要求女儿嫁给了仇家,这一决定虽出于无奈,但也揭示了传统礼教对女性的束缚与牺牲。
“父已死,兄已诛,父命杀仇仇即夫”则进一步深化了故事的转折点。父亲去世后,兄长被除去,原本作为仇人的丈夫变成了她的夫君。面对这样的局面,她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是否应该违背道德,为父报仇,还是继续维持现状?
“父仇不报岂女子,反面事人有余耻”表达了她内心的道德冲突与自我反省。作为女性,她深知复仇的重要性,但同时又感到背叛丈夫的羞耻。这种内心的斗争,展现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道德抉择的艰难。
最后,“事已不成宁惜死。黄泉有血流浩浩,九州之外五经表”则是她最终的抉择与决心。即使事情没有按照预想的方式发展,她也愿意不惜一死,以表达对父亲遗愿的尊重和对道德原则的坚守。她相信,即便在死后,她的行为和情感也将被历史铭记,成为超越时空的道德标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道德思考,展现了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面临的困境与抉择,以及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思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