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两度踏京尘,犹喜常逢杜子春。
身惭随檄终难强,计欲归耕未敢陈。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归耕(guī gēng)的意思:指农民归田务农,也比喻人退隐自耕。
花红(huā hóng)的意思:指赏给妓女的钱财,也泛指给人家的红包。
金兰(jīn lán)的意思:形容兄弟情深,友谊深厚。
京尘(jīng chén)的意思:指京城的尘埃,比喻名利繁华、权势富贵的世俗之事。
旧日(jiù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事
老来(lǎo lái)的意思:指年纪大了以后。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同好(tóng hào)的意思:指志趣相同的人,共同爱好的人。
文学(wén xué)的意思:
[释义]
(名)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斗争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构成]
偏正式:文(学
[例句]
我自幼酷爱文学。(作宾语)文学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作主语)哲学不属于文学范畴。(作定语)〈外〉日语。
无酒(wú jiǔ)的意思:指没有酒,形容酒席上没有酒水,或者形容没有饮酒的习惯。
沾巾(zhān jīn)的意思:指被牵连或染上不好的事物。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自蒲赴湖至板桥逢杜谋伯》。诗中表达了诗人两次在京都经历中,对好友杜子春的怀念和友情的珍视。他感慨自己年事已高,但仍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与杜子春这样的金兰之交更是难觅。诗人虽然身体力不从心,但并未直接表达辞职归乡的愿望,而是以“身惭随檄终难强”暗示。最后,他借景抒情,桃花如血的春天本应饮酒作乐,但他却只能独自沾巾,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相聚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七日新秋,还又记、生申初度。
清梦到、小桥流水,翔蓬深处。
去岁滦京犹望远,今年谈宴知谁与。
想荷翻、翠盖饱凉飔,时掀舞。何时吸,惊盘露。
何必颂,长明炬。更何须伊召,何须巢许。
但有金丹消息在,待将铜狄摩挲去。
尽西湖、山水四时佳,宜晴雨。
露团渐冷,又今年、孤负中秋明月。
谁念江干、憔悴我,梦断芙蓉城阙。
燕子东归,鸿宾南下,满眼芦花雪。
行人何处,也应珠泪凝睫。
常记楼上歌声,一尊酒尽,默默无言别。
恨杀鸳鸯滩下水,不寄题诗红叶。
聚泪鲛绡,画眉螺黛,总在归时节。
百年心事,等闲休向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