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过亭林》
《重过亭林》全文
明 / 贝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欲访曾游地,楼台有无

夕阳鸟背秋水龙须

为客今成老,逢人亦暂娱。

夜归冲暝色重问顾亭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龙须(lóng xū)的意思:形容人的胡须长而垂下来。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暝色(míng sè)的意思:指夜幕降临时的黄昏或黎明时的微亮。

鸟背(niǎo bèi)的意思:形容人的背部弯曲或驼背。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水落(shuǐ luò)的意思:指水退去,比喻事情过去了,局势平静下来。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阳明(yá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的阳光。也用来形容人的聪明、机智。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重问(zhòng wèn)的意思: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贝琼所作的《重过亭林》。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曾经游览之地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联“欲访曾游地,楼台半有无”,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旧地重游的渴望,同时暗示了楼台景象的变迁,既有存在,也有消失,蕴含着时光流逝、人事沧桑的感慨。

颔联“夕阳明鸟背,秋水落龙须”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鸟儿归巢、秋水退去的画面。夕阳的光辉洒在鸟背上,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宁静;而秋水退去,则显露出河床的形态,仿佛是龙须般蜿蜒曲折,富有生动的自然之美。

颈联“为客今成老,逢人亦暂娱”转而抒发了诗人作为客人的感慨,岁月流转,自己已由少年变为老年,与人相逢虽能暂时获得欢愉,但终归是短暂的。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易老、世事无常的深刻体会。

尾联“夜归冲暝色,重问顾亭湖”则描绘了诗人夜晚归途中的情景,虽然四周笼罩着暮色,但他依然坚定地寻找着曾经的亭林湖。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旧地的执着怀念,也暗含了对美好回忆的追寻与珍惜。

整体而言,《重过亭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

作者介绍

贝琼
朝代:元

猜你喜欢

二月八日北城闲步

土膏初动麦苗青,饱食城头信意行。

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劝春耕。

(0)

仲夏细雨

霢霂无人见,芭蕉报客闻。

润能添砚滴,细欲乱炉薰。

竹树惊秋半,衾裯惬夜分。

何当一倾倒,趁取未归云。

(0)

中秋爱山玩月

年年秋半在长安,今夕园林且尽欢。

一笑团栾人似月,十分潋滟酒生澜。

遍簪丹桂香巾袂,尽吸清辉澡肺肝。

饮罢月斜吟兴动,挥毫风露一天寒。

(0)

东坡先生真赞三首·其二

岌岌堂堂,如山如河。其爱之也,引之上西掖銮坡。

是亦一东坡,非亦一东坡。槁项黄馘,触时干戈。

其恶之也,投之于鲲鲸之波。

是亦一东坡,非亦一东坡。

计东坡之在天下,如太仓之一稊米。

至于临大节而不可夺,则与天地相终始。

(0)

答李任道谢分豆粥

豆粥能驱晚瘴寒,与公同味更同餐。

安知天上养贤鼎,且作山中煮菜看。

(0)

霜天晓角·其二仪真江上夜泊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