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客今成老,逢人亦暂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龙须(lóng xū)的意思:形容人的胡须长而垂下来。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暝色(míng sè)的意思:指夜幕降临时的黄昏或黎明时的微亮。
鸟背(niǎo bèi)的意思:形容人的背部弯曲或驼背。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水落(shuǐ luò)的意思:指水退去,比喻事情过去了,局势平静下来。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阳明(yá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的阳光。也用来形容人的聪明、机智。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重问(zhòng wèn)的意思: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贝琼所作的《重过亭林》。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曾经游览之地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联“欲访曾游地,楼台半有无”,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旧地重游的渴望,同时暗示了楼台景象的变迁,既有存在,也有消失,蕴含着时光流逝、人事沧桑的感慨。
颔联“夕阳明鸟背,秋水落龙须”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鸟儿归巢、秋水退去的画面。夕阳的光辉洒在鸟背上,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宁静;而秋水退去,则显露出河床的形态,仿佛是龙须般蜿蜒曲折,富有生动的自然之美。
颈联“为客今成老,逢人亦暂娱”转而抒发了诗人作为客人的感慨,岁月流转,自己已由少年变为老年,与人相逢虽能暂时获得欢愉,但终归是短暂的。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易老、世事无常的深刻体会。
尾联“夜归冲暝色,重问顾亭湖”则描绘了诗人夜晚归途中的情景,虽然四周笼罩着暮色,但他依然坚定地寻找着曾经的亭林湖。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旧地的执着怀念,也暗含了对美好回忆的追寻与珍惜。
整体而言,《重过亭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仲夏细雨
霢霂无人见,芭蕉报客闻。
润能添砚滴,细欲乱炉薰。
竹树惊秋半,衾裯惬夜分。
何当一倾倒,趁取未归云。
东坡先生真赞三首·其二
岌岌堂堂,如山如河。其爱之也,引之上西掖銮坡。
是亦一东坡,非亦一东坡。槁项黄馘,触时干戈。
其恶之也,投之于鲲鲸之波。
是亦一东坡,非亦一东坡。
计东坡之在天下,如太仓之一稊米。
至于临大节而不可夺,则与天地相终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