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行杂诗九首·其一》
《舟行杂诗九首·其一》全文
明 / 薛蕙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金门捐佩沧洲振衣

沿洄秋水偃仰清辉

塞雁尚未发,樯乌还解飞。

流闻楚调为我送将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楚调(chǔ diào)的意思:指楚国的音乐、曲调,也用来形容悲伤、凄凉的音调。

金门(jīn mén)的意思:指权力、财富等非常重要的门槛或关口。

捐佩(juān pèi)的意思:指感到自愧不如,对他人的品德、才能或事迹表示钦佩和敬重。

流闻(liú wén)的意思:指消息传播迅速,广为流传。

樯乌(qiáng wū)的意思:指黑暗中的光明,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

清辉(qīng huī)的意思:明亮的光芒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塞雁(sāi yàn)的意思:指在边塞地区迁徙的大雁,比喻远离家乡、流离失所。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偃仰(yǎn yǎng)的意思:偃仰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在睡觉或休息时的姿势,意思是躺在床上或地上,仰卧或平躺。

沿洄(yán huí)的意思:沿着水流漂流,比喻随波逐流,没有主见或没有能力独立思考、行动。

振衣(zhèn yī)的意思:指人的衣服被风吹动,形容人的精神振奋、意气风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出行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

首句“金门再捐佩,沧洲一振衣”以“金门”象征官场,“沧洲”则代表隐逸之地,通过“再捐佩”和“一振衣”的动作对比,表达了诗人从官场退隐到自然中的心境转变。

接着,“沿洄历秋水,偃仰盻清辉”描绘了诗人乘舟在秋水之上航行的情景,通过“沿洄”、“偃仰”、“盻清辉”的动态描写,展现了水面上波光粼粼、光影交错的美丽景象。

“塞雁尚未发,樯乌还解飞”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一句写塞外大雁还未迁徙,后一句写樯上的乌鸦却自由飞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或许是对官场束缚与自然自由的反思。

最后,“临流闻楚调,为我送将归”则点明了诗人即将离开之意,通过“临流”、“闻楚调”、“送将归”等词语,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情绪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表达,展现了一幅既宁静又富含哲思的画面,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薛蕙

薛蕙
朝代:明   生辰:1489~1539年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猜你喜欢

写竹寄赵叔平

君家修竹绕轩居,一别而今十载馀。

闻说锦绷新意好,旧时根本恐萧疏。

(0)

风雨溪居

宿云暗溪树,新涨没莎渚。

幽人正酣眠,茅堂闭风雨。

(0)

月篷轩

轩居窄窄小于舟,窗户虚明瞰碧流。

月色正圆思载酒,波光难定懒垂钩。

不忧平地风波起,最喜近人星汉浮。

无限沧洲烟水趣,谪仙何必跨鲸游。

(0)

潼川驿宰潘君复任持卷求诗

三年传舍官如旧,来往追随不厌频。

扫径惯迎天上客,折梅长寄陇头人。

驿楼树暗淮烟晓,官棹花明楚水春。

待我南归重经过,索茶呼酒莫相嗔。

(0)

味易斋为周叔训赋

厚味人所嗜,子独味于道。

味道夫如何,羲经日穷讨。

大而天地外,细则秋毫杪。

所遇各有味,咀嚼期了了。

至味不可言,惟应自知好。

非苦亦非甘,忘饥复忘饱。

澹泊养吾神,泰和沃吾抱。

长年味斯味,兀兀不知老。

掩卷坐忘言,见此庭前草。

晴光宿雨收,远色连天杳。

咄彼刍豢徒,胡为养其小。

(0)

杂诗

秋旦露气白,初阳淡无晖。

群鸡正乱叫,栖禽犹倦飞。

我行适中野,踯躅烟路微。

苍莽荆棘深,零露沾裳衣。

去去既寡欢,恻恻中心违。

素志谅难易,知音古尤稀。

侧身复惆怅,拂旦吾当归。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