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得池边鸥鹭听,更须门外野人知。
《立秋后一日池上杂兴·其三》全文
- 注释
- 小娃:小孩子。
犹记:仍然记得。
喜归时:欢喜回家的时候。
故:所以。
自赋词:自己作的诗。
但得:只要能。
池边:池塘边。
鸥鹭:鸥鸟和鹭鸶。
听:倾听。
更须:还要。
门外:门外。
野人:乡野之人,这里指对乡村生活有了解的人。
- 翻译
- 小孩子还记得那时欢喜回家的情景,
所以重唱起前年自己作的诗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镈的作品,名为《立秋后一日池上杂兴(其三)》。从这短短的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寂生活的无奈。
“小娃犹记喜归时,故唱前年自赋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欢乐时光的记忆,"小娃"通常指年幼的童仆,这里可能象征着纯真无邪的往昔。诗人通过这些孩子们的歌唱,重温了自己以前创作的词句,试图捕捉那些逝去的欢乐时光。
“但得池边鸥鹭听,更须门外野人知。” 这两句话则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渴望被理解的情感。诗人希望自己的声音,不仅是得到池塘边上鸟类的聆听,更希望能够传递给远处的过客,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和对外界认同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记忆,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追怀,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理解和沟通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