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绿阴枝上噪,还又问,是蝉么。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争(bù zhēng)的意思:不争指不争论、不争执,即不争辩或争吵。
鼓吹(gǔ chuī)的意思:指为某种观点、主张或行为大力宣传、宣扬。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鸣蛙(míng wā)的意思:指无知者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吹自擂。
扫地(sǎo dì)的意思:指清理、整理、打扫地面。也比喻清除污秽、整顿秩序。
烧香(shāo xiāng)的意思:指为神明或祖先燃烧香烟以示敬意,也用于比喻虚情假意或表面功夫。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天花(tiān huā)的意思:形容言辞夸大,夸张不实。
天成(tiān chéng)的意思:指天生的才能或优点,形容人的天赋或品质非常出众。
维摩(wéi mó)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放弃努力,坚持到底。
湘竹(xiāng zhú)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竹子,借以比喻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心空(xīn kōng)的意思:指心灵空虚、缺乏思想内容或精神寄托。
喧天(xuān tiān)的意思:形容声音非常大,震耳欲聋。
一枕(yī zhěn)的意思:一夜之间
云何(yún hé)的意思:用于问询事情的原因或经过。
自苦(zì kǔ)的意思:自己苦,自己受苦。
不争多(bù zhēng duō)的意思:不争取更多的东西,满足现有的条件或资源。
- 翻译
- 竹席铺开湘竹帐轻纱,沉醉中入睡,梦游到远方。
忽然从梦中惊醒,水下传来蛙声如沸。
问这震耳欲聋的热闹,原来是鼓乐喧天,做官真是辛苦。
内心宁静,不执着于外界的喧嚣,仿佛山僧维摩的境界。
打扫地面,点燃香火,欣赏花儿飘落的景象。
夕阳下绿荫中的鸟儿叫唤,再次询问,这是蝉鸣吗?
- 注释
- 簟:竹席。
湘竹:湖南特产的一种竹子。
帐:蚊帐。
些:语气词,表示轻微的肯定或感叹。
天涯:极远的地方。
沸鸣蛙:像沸腾的水声一样的蛙叫。
喧天成鼓吹:声音大得像鼓乐一样喧闹。
良自苦:实在是辛苦。
心空:心境空明。
维摩:佛教人物,以心静闻名。
意云何:心中想的是什么。
散天花:形容花瓣飘落的样子。
噪:嘈杂的叫声。
蝉:夏天常见的昆虫。
-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夏日午睡被蝉蛙声惊醒的画面。开篇"簟铺湘竹帐垂纱",以湘竹制成的凉席和轻纱帐帘,营造出清雅的夏日休息环境。接着"醉眠些。梦天涯",写出词人酒后小憩,梦境飘忽至远方。
"一枕惊回,水底沸鸣蛙",生动描绘了从梦境中被现实中的蛙声唤醒的情景,仿佛蛙声来自水底,显得格外嘈杂。"借问喧天成鼓吹,良自苦,为官哪",词人借此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内心的苦闷,质疑自己为何陷入这样的境地。
"心空喧静不争多",词人的心境超然,不为外界的喧嚣所动,转向内心世界的平静。"病维摩。意云何",借用佛教故事,表示自己像维摩诘那样,虽有病痛但心境如佛。"扫地烧香,且看散天花",通过日常禅修的动作,表达对精神解脱的向往。
最后"斜日绿阴枝上噪,还又问,是蝉么",词人再次被自然界的蝉鸣吸引,引发思考,究竟是蝉还是自己的心境在鸣叫。整首词以蝉蛙声为线索,寓言式地表达了词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商孟和
曾见春笺小韵清,曲中传道最多情。
西江大有多情客,不得江东一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