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奉 和 幸 韦 嗣 立 山 庄 应 制 唐 /崔 湜 竹 径 桃 源 本 出 尘 ,松 轩 茅 栋 别 惊 新 。御 跸 何 须 林 下 驻 ,山 公 不 是 俗 中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出(běn chū)的意思:指事物的本质、根源或出处。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出尘(chū chén)的意思:摆脱尘世琐事,超脱尘埃,追求高尚境界。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茅栋(máo dòng)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
山公(shān gōng)的意思:指山中的老虎,比喻隐藏在暗处的凶恶之人。
松轩(sōng xuān)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轻松愉快。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御跸(yù bì)的意思:指皇帝乘坐华丽的马车出巡,也泛指统治者出巡视察。
源本(yuán bě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源、起源或根本。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竹径(zhú jìng)的意思:指狭窄而幽静的小径。
俗中人(sú zhōng rén)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人,缺乏品味和修养的人。
- 注释
- 竹径:竹林小径。
桃源:世外桃源。
本出尘:原本超脱尘世。
松轩:松木屋舍。
茅栋:茅草屋顶。
别惊新:格外显得新颖。
御跸:皇上的车驾。
何须:何必。
林下驻:停在林间。
山公:指山涛,魏晋时期名士。
不是:并非。
俗中人:世俗之人。
- 翻译
- 竹林小径通向世外桃源,松木屋舍清新脱俗。
皇上的车驾无需停在林间,山公并非世俗之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湜的作品,名为《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通过描绘一处幽静的山庄景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句“竹径桃源本出尘”中的“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着一个远离尘世、宁静恬淡的地方。这里的“本出尘”表明山庄位于尘世之外,隐逸而不为人知。
次句“松轩茅栋别惊新”中的“松轩茅栋”,形容的是山庄的建筑物质和环境,给人一种古朴自然的感觉。这里的“别惊新”意味着山庄带给人的是新的、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三句“御跸何须林下驻”中的“御跸”,指帝王巡行时所设的标志,代表着皇权的象征。在这里,“何须林下驻”表达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即便是帝王也不需要在这山庄前驻足,因为这里超越了凡尘。
末句“山公不是俗中人”中的“山公”,通常指隐居在山中的人,这里特指山庄中的主人。作者通过这一句强调,山庄的主人与世间普通之人不同,他拥有一颗超脱尘俗的心灵。
整首诗以轻松自然的笔触展现了一个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隐逸生活图景,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清净自守生活方式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神光灿.赠穆先生
修行门户,叙次通知,先须屏子休妻。
猛舍尘情,寂寞潇洒相宜。
无则街前展手,御寒时、纸布为衣。
随缘过,守清贫柔弱,火灭心低。
日用擒猿缚马,处无为清净,暗契真师。
境灭心忘,神凝气结灵芝。
得得逍遥自在,任诗词、劝诱愚迷。
功行满,指蓬瀛路稳,跨朵云归。
神光灿.寄长生刘师兄
处端稽首,上覆刘仙,一别倏忽三年。
每遇临风对月,思渴高贤。
忽尔遽承教字,方就审、法候安然。
弟且喜,无劳齿录,存念绵绵。
自愧尘缘未断,在磁洛两郡,且恁随缘。
不果来期,希恕老拙无愆。
首春即当拜觐,履高秋、颐素不宣。
处端望,师兄通妙几前。
摸鱼儿.次韵谢张古愚
又山亭、一番春老,归迟黄鹤何许。
殷勤天上乘槎客,还记渚鸥沙鹭。憔悴处。
奈青镜难藏,一一都呈露。空庭细步。
念一笑三年,相思千里,他日看嵇吕。
西门柳,烟雨千条万缕。人夸张绪风度。
谁知耸壑昂霄意,春树漫摇柔翠。杯满注。
愿回寿松乔,一曲清如水。壶中得趣。
问日丽扶桑,风来阊阖,应许共遐翥。
酹江月.任御史有约不至
秦淮晓发,挂云帆十丈,天风如箭。
一碧湖光三十里,落日水平天远。
系马维舟,买鱼沽酒,杨柳人家店。
轻寒袭袂,淮南春色犹浅。
几度暮鼓晨钟,南来北去,游子心□倦。
芳草萋萋天际绿,怅望故人应转。
翠袖偎香,锦筝弹月,何处相留恋。
有人独自,灯花深夜频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