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蔓碑全没,晴庵磬亦闻。
洞偏泉路细,松折鹤巢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林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古迹的怀念和内心的情感世界。开篇“九山朝暮云”即设定了一个时空背景,让读者感受到时间流转与自然变迁之间的默契关系。“摇落少游坟”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少游可能指的是古代某位隐逸之士,而其墓地被岁月侵蚀,显得格外凄凉。
“野蔓碑全没”、“晴庵磬亦闻”两句,更深化了时间消逝与自然融合的意境。野蔓缠绕的古碑已经难以辨识,而远处的庙宇中传来的磬声,仿佛是历史的回音,穿越时空唤醒着人们对过去的记忆。
“洞偏泉路细”、“松折鹤巢分”两句,则描绘了山间幽深的小径和古松被风雨侵蚀的情景。细小的泉水在岩石间穿流,形成了一条隐秘而宁静的道路;而老树上空无一物,只剩下鹤巢残留,显得分外凄清。
最后,“高视太湖近”、“雪涛鸥起群”两句,则将视角拉远至山顶,眺望着不远处的太湖。湖面上飘动着雪花般的波涛,而一群鸥鸟在此起舞,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宁静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时间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