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标题(biāo tí)的意思:指文章、书籍等的主题或题目,也可指头衔或职位。
地籁(dì lài)的意思:指地下的声音,比喻隐藏的才能或者隐秘的力量。
公退(gōng tuì)的意思:指官员退休或辞职。
公公(gōng gōng)的意思:公公一词既可以指外祖父,也可以指丈夫的父亲。在成语中,公公常常代表丈夫的父亲。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佳胜(jiā shèng)的意思:指优势明显,胜利完美的意思。
觉路(jué lù)的意思:指认识到事情的真相或道理,明白其中的道理和规律。
鸣驺(míng zōu)的意思:指人才辈出、声名显赫。
天花(tiān huā)的意思:形容言辞夸大,夸张不实。
谢公(xiè gōng)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恩惠心怀感激,表示感谢之情。
行乐(xíng l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地行动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罨画(yǎn huà)的意思:指用墨迹涂抹,笔法随意,不加修饰的画。
知觉(zhī jué)的意思:知道和感觉。
- 翻译
- 清澈的溪水明亮如画卷,清凉无比,古来就有美誉。
花香随着讲经的雨滴四处飘散,声音融入风中,与大地的声音融为一体。
短暂来访已经能感受到这里的道路,即使随意游玩,又何需理会禅修的田地。
像谢公那样退休后多享受乐趣,队伍的马车从县西边响起铃铛声。
- 注释
- 罨画:形容画面清晰如画,色彩鲜明。
佳胜:优美,风景优美。
讲雨:讲经时下的雨,可能指僧侣诵经时的氛围。
幡风:佛幡随风飘动,象征佛法传播。
禅畦:禅修的田地,比喻修行的场所。
鸣驺:马车上的铃铛声。
县西:古代行政区划中的县,县西边可能是官员或名士常去游玩的地方。
- 鉴赏
这首宋诗《和王益留题清凉院》由梅挚所作,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首句"一水明如罨画溪"以比喻手法,形容溪水清澈明亮,犹如精心绘制的画卷,展现出清凉院环境的优美。次句"清凉佳胜古标题"直接赞美清凉院的清凉宜人,是古代文人雅士常用来描绘胜景的词语。
第三句"香随讲雨天花烂"写的是寺内僧人的讲经之声伴随着花香飘散,营造出一种神圣而芬芳的氛围。"声入幡风地籁齐"进一步描绘了声音与自然和谐共融,仿佛连风都加入了梵呗的旋律,天地间一片寂静。
"暂到已能知觉路"表达诗人即使短暂停留也能感受到这里的清净与指引,暗示此地对心灵的洗涤作用。"纵游何必理禅畦"则强调在这里游玩不必拘泥于禅修,而是可以尽情享受这份宁静与自在。
最后两句"谢公公退多行乐,五里鸣驺出县西",通过引用谢公(谢安)的典故,表达出诗人希望效仿古人,在退隐后也能在此地寻得乐趣,每当五里之外传来马车声,就知道那是县令出行,更增添了清凉院的隐逸之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清凉院的美景,寓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凉禅境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三齐山绣春台
十二年前,曾上到、绣春台顶。双脚健、不烦筇杖,透岩穿岭。老去渐消狂气习,重来依旧佳风景。想牧之、千载尚神游,空山冷。
山之下,江流永。江之外,淮山暝。望中原何处,虎狼犹梗。勾蠡规模非浅近,石苻事业真俄顷。问古今、宇宙竟如何,无人省。
贺新郎
一笑春无语。但园林、阴阴绿树,老红三数。
底事东风犹自妒,片片狂飞乱舞。
便燕懒、莺残初起。
芍药荼还又是,仗何人、说与司花女。
将岁月,浪如许。悠悠倦客停江渚。
寄扁舟、浮云荡月,棹烟帆雨。
留得闲言闲语在,可是卿卿记取。
待尽把、愁肠说与。
泛梗浮萍无定准,怕吴鳞、楚雁成离阻。
歌未了,恨如缕。
八声甘州.吴编修解任
系酒船、夜入古江楼,浑莫辨西东。
叹从前眼底,一丁不识,四海曾空。
老去休休莫莫,谁识旧元龙。
尚解被襟去,赋大王雄。
回首演仙高处,问赤松无恙,舍子何从。
便不然学稼,犹有相牛翁。
小婆娑、东家故舍,也著侬、四下二之中。
芗州外溪风山月,鸥鹭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