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梨》
《送梨》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古风

不重紫花能消热,不羡张公大谷希。

只爱关东土上长,汁酸肉涩墨作皮。

王公张口,走杀百群黎。

满筐二百或三百昼夜担向玉京驰。

天下何处冻梨,王公何不一念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一(bù yī)的意思:不相同;不一致

不羡(bù xiàn)的意思:不嫉妒别人的成功或优点。

大谷(dà gǔ)的意思:指非常广阔的谷地,也用来形容非常宽阔的胸怀、胸襟。

冻梨(dòng lí)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不受待遇,被冷落或忽视。

东土(dōng tǔ)的意思:东土意为东方的土地,泛指中国。

公何(gōng hé)的意思:公平正义,无可厚非

关东(guān dōng)的意思:指东北地区,也指东北方向。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王公(wáng gōng)的意思:指君主、贵族、高官显贵。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玉京(yù jīng)的意思:指皇帝的宫殿,也用来比喻高大宏伟的建筑。

张口(zhāng kǒu)的意思:指开口说话或发表意见。

昼夜(zhòu yè)的意思:昼夜表示白天和黑夜,也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或不停止。

鉴赏

这首诗名为《送梨》,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诗中以梨为载体,借物抒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和民生疾苦。

首句“不重紫花能消热,不羡张公大谷希”,以梨的特性开篇,既点明了梨的清凉解暑之效,又暗喻了其质朴无华的品质,与那些追求名利、奢华的人形成对比。接着,“只爱关东土上长,汁酸肉涩墨作皮”描绘了梨生长的环境和外貌特点,强调了其自然生长、朴实无华的本色,与那些追求华丽外表、虚伪浮夸的行为形成鲜明对照。

“王公一张口,走杀百群黎”一句,直指社会的不公,揭示了权贵阶层的奢侈浪费与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之间的巨大反差。权贵们的一次口腹之欲,却让无数平民百姓为之奔波劳碌,甚至可能因此陷入困境。这种强烈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生疾苦。

“满筐二百或三百,昼夜担向玉京驰”描述了梨农们为了将梨送到权贵手中,不惜日夜兼程,辛勤劳动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农民的辛劳,也反映了他们对权贵阶层的依赖和无奈。

最后一句“天下何处无冻梨,王公何不一念之”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深忧虑和对权贵阶层的善意提醒。在诗人看来,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天底下也有许多像梨一样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普通人,而权贵们是否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体恤民情,给予底层人民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呢?

整首诗通过梨这一意象,巧妙地传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思考,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听蝉鸣应诏诗

轻生宅园篽,复得栖嘉树。

岂敢擅洪枝,轻条遭所遇。

叶密形易扬,风回响难住。

(0)

班婕妤怨

柏梁新宠盛,长信昔恩倾。

谁谓诗书巧,翻为歌舞轻。

花月分窗进,苔草共阶生。

接泪衫前满,单瞑梦里惊。

可惜逢秋扇,何用合欢名。

(0)

妾薄相行·其二

辎軿飞毂交轮。

(0)

被衣为啮缺歌

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

媒媒晦晦。无心而不可与谋。彼何人哉。

(0)

赋得蒲酒

郁馥蒲星碎,频斟酒几杯。

清看浮绿蚁,酸或妒黄梅。

味合榆羹配,香应杏酪陪。

盼榴薰主客,烧艾醉亭台。

池沼当年拂,芳樽此日开。

驱邪同插剑,令节好徘徊。

(0)

寄奉家云门叔

徒有羁留意,那堪落拓悲。

功名徒画饼,身世笑枯棋。

筝撼危弦柱,蚕抽独茧丝。

竹林风月好,归梦到来迟。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