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运干奉议见赠元韵》
《和运干奉议见赠元韵》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沉碑万山脚骑马池头

元凯过虑山公聊自谋。

青烟鹿门净,黄竹凤林秋。

兴废不可问,登临百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忧(bǎi yōu)的意思:形容烦恼、忧愁非常多。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池头(chí tóu)的意思:池塘的边缘,比喻事物的起点或开端。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凤林(fèng lín)的意思:指才华出众、杰出的人才聚集的地方。

过虑(guò lǜ)的意思:过分顾虑,考虑过多

鹿门(lù mén)的意思:指高明的人才,也指有很高的地位或者权力的人。

骑马(qí mǎ)的意思:骑在马上去寻找马。比喻明明眼前就有的事物,却还要去找。

山脚(shān jiǎo)的意思:指山的底部或脚下,也比喻事物的开端或起点。

山公(shān gōng)的意思:指山中的老虎,比喻隐藏在暗处的凶恶之人。

习池(xí chí)的意思:指学习的场所或机构。

兴废(xīng fèi)的意思:指兴盛和衰败,兴旺和衰落。

元凯(yuán kǎi)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华或能力出众,非凡卓越。

竹凤(zhú fè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特定环境中显得突出、出类拔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彭汝砺在游览自然风光时的感慨与思考。首句“沉碑万山脚”,以“沉碑”二字开篇,既暗示了历史的深邃与时间的流逝,也预示着后文将涉及对过往的回顾与反思。接着,“骑马习池头”一句,通过具体的行踪,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自然美景的场景中,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元凯亦过虑,山公聊自谋”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的故事,元凯与山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智慧与处世态度,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选择与命运的深思。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更体现了其对自身生活哲学的探索。

“青烟鹿门净,黄竹凤林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日景象,鹿门山的青烟与黄竹凤林的秋色相互映衬,构成了一种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美好,也寄托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最后,“兴废不可问,登临徒百忧”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历史变迁的感慨。他意识到,无论过去如何辉煌或衰败,都无法改变现在的自己。站在历史与自然的交汇点上,诗人感到的是无尽的思绪与忧愁,这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忧虑,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彭汝砺在自然与历史面前的复杂情感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上元夜效小庾体

三五月华新,遨游逐上春。

相邀洛城曲,追宴小平津。

楼上看珠妓,车中见玉人。

芳宵殊未极,随意守灯轮。

(0)

几点社翁雨,一番花信风。

水鸟歌妇女,衣襟便佞舌。

溪山自是清凉国,松竹合封萧洒侯。

山上花明水上曛,一桡青翰破霞文。

白帝霜舆欲御秋,但说漱流并枕石。

不辞蝉腹与龟肠,头方不会王门事。

尘土空缁白苧衣,秋来懒上向吴亭。

(0)

渔具诗·其十三药鱼

香饵缀金钩,日中悬者几。

盈川是毒流,细大同时死。

不唯空饲犬,便可将贻蚁。

苟负竭泽心,其他尽如此。

(0)

正月十五惜春寄袭美

六分春色一分休,满眼东波尽是愁。

花匠凝寒应束手,酒龙多病尚垂头。

无穷懒惰齐中散,有底机谋敌右侯。

见织短篷裁小楫,拿烟闲弄个渔舟。

(0)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

三清今日聚灵官,玉刺齐抽谒广寒。

执盖冒花香寂历,侍晨交佩响阑珊。

将排凤节分阶易,欲校龙书下笔难。

唯有世尘中小兆,夜来心拜七星坛。

(0)

袭美初植松桂偶题

轩阴冉冉移斜日,寒韵泠泠入晚风。

烟格月姿曾不改,至今犹似在山中。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