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七十六》全文
- 鉴赏
此诗《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第七十六首,由清代诗人朱仕玠所作。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学署的孤独与寂寥,通过与渔父的相似之处,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日常见闻的感慨。
首句“玉延刀切胜琼瑰”,以玉延刀比喻诗人手中的工具或象征着知识的利器,将其与琼瑰(美玉)相比较,强调了知识的珍贵与高雅。这一句既是对自身身份的自谦,也暗含了对知识追求的自豪。
次句“长记花临五月开”,回忆起五月花开的美好时光,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五月之花,象征着青春、希望与美好的开始,与上句形成对比,突出了当前环境的沉闷与孤寂。
后两句“别有细抽番薯好,漫传嘉种自文来”,转而描述了一种看似平凡却充满乐趣的生活方式——种植番薯。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简单生活之美的欣赏,以及在困境中寻找快乐的能力。番薯虽小,却能带来丰收的喜悦,如同在学署的寂寞生活中找到一丝慰藉。同时,“嘉种自文来”暗示了知识与智慧如同种子一般,无论环境如何,都能在适当的时候萌芽生长,带来新的希望与可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隐喻,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对知识、自然与简单生活的热爱。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留别山村乐闲菊存爱山梅村并寄景初慎与国华
南来飞雪如柳花,北归柳花如飞雪。
乾坤偪仄困羁旅,江山苍莽惊岁月。
白云冉冉千里外,滴尽春林子规血。
故人回首乱峰青,古堠斜阳照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