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 观 山 宋 /黄 庭 坚 暮 发 白 下 地 ,暝 投 观 山 宿 。横 溪 赤 栏 桥 ,一 径 入 松 竹 。野 僧 如 惊 麏 ,避 堂 具 灯 烛 。我 眠 兴 视 夜 ,部 曲 始 炊 熟 。笕 水 烟 际 鸣 ,万 籁 入 秋 木 。平 生 萧 洒 兴 ,本 愿 终 涧 谷 。世 累 渐 逼 人 ,如 垢 不 沐 靧 。已 成 它 翁 为 ,作 吏 长 碌 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下(bái xià)的意思:白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白”表示无意义或没有结果,而“下”表示失败或失去。因此,白下的基本含义是指努力付出但最终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或收获。
本愿(běn yuàn)的意思:指本心、原愿、初衷。
避堂(bì táng)的意思:退避,避免冲突或尴尬的场合。
逼人(bī rén)的意思:形容人的气势、压力、威势等强大而令人感到压迫的状态。
部曲(bù qǔ)的意思:指在战争中担任重要职务的部下或将领。
炊熟(chuī shú)的意思:炊熟指煮熟的饭菜,比喻事情已经完成或达到了预期的状态。
灯烛(dēng zhú)的意思:形容非常暗淡或者非常微弱。
发白(fā bái)的意思:形容脸色因病或惊吓而变白。
涧谷(jiàn gǔ)的意思:指山涧之间的谷地,也用来比喻人的境况或状况低下、贫困。
笕水(jiǎn shuǐ)的意思:指河流或湖泊的水流清澈明亮,没有杂质。
老翁(lǎo wēng)的意思:老年男子
碌碌(lù lù)的意思:平凡、普通、无所作为
暮发(mù fā)的意思:指年老头发白,也用来形容年纪大了,行动不便。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秋木(qiū mù)的意思:秋木指的是秋天的树木,比喻人年老色衰,或比喻事物衰败、残破。
世累(shì lèi)的意思:世代相传的负担和责任。
水烟(shuǐ yān)的意思:指烟雾腾腾,如水一般弥漫。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万籁(wàn lài)的意思:形容声音非常嘈杂,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下地(xià dì)的意思:指农民在田地里耕种、种植作物。
萧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心态或风格自然、洒脱,不拘束,不受拘泥。
烟际(yān jì)的意思:指烟雾所及的地方,也泛指远处。
野僧(yě sēng)的意思:指不拘礼法,行为放荡、放纵的僧人。
一径(yī jìng)的意思:直路,一条径路。
作吏(zuò lì)的意思:指担任官吏或从事官僚职务。
赤栏桥(chì lán qiáo)的意思:指情侣或夫妻之间的爱情桥梁。
- 翻译
- 傍晚从白下出发,天黑投宿在观山处。
穿过横溪的赤栏桥,一条小路通向松竹林。
野外的僧人像受惊的麋鹿,慌忙点亮灯火迎接。
我醒来欣赏夜晚,部下的饭菜也刚好煮熟。
竹筒中的水在烟雾中发出响声,秋天的万物静谧入耳。
平生喜好潇洒,本愿归隐山涧。
世俗的烦恼逐渐逼近,如同污垢难以洗净。
如今已成老翁,做官却忙碌无暇清闲。
- 注释
- 暮:傍晚。
发:出发。
白下:古代地名。
暝:天黑。
投:投宿。
观山:山名。
横溪:横跨溪流。
赤栏桥:红色栏杆的桥。
一径:一条小路。
入:进入。
松竹:松树和竹子。
野僧:野外的僧人。
惊麇:受惊的麋鹿。
具:准备。
眠兴:睡醒后的心情。
视:欣赏。
部曲:部属。
炊熟:饭菜煮好。
笕水:竹筒中的水。
万籁:各种声音。
秋木:秋天的树木。
萧洒:潇洒。
终:最终。
涧谷:山谷。
世累:世俗的烦恼。
逼人:逼近。
如垢:如同污垢。
不靧沐:难以洗净。
老翁:老人。
作吏:做官。
长碌碌:长久忙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宿观山》,描绘了夜晚从白下出发,投宿于观山时的情景。诗人笔下的画面生动,从"暮发白下地,暝投观山宿"开始,展现了傍晚时分离开繁华之地,向静谧的山中投宿的过程。
"横溪赤栏桥,一径入松竹"两句,通过"横溪"和"赤栏桥"的细节,展现出小桥流水、松竹相伴的清幽环境。接下来,诗人写到野僧的惊讶与热情,"野僧如惊麇,避堂具灯烛",形象地刻画出僧人的朴实与好客。
诗人夜晚静坐,观察着夜色,"我眠兴视夜,部曲始炊熟",表现出他对自然与生活的悠然心境。"笕水烟际鸣,万籁入秋木"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宁静,各种声音融入秋夜的寂静之中。
最后,诗人感慨人生,"平生萧洒兴,本愿终涧谷",表达了他向往的潇洒生活和隐逸之志。然而,现实的压力让他感叹"世累渐逼人,如垢不靧沐",表明他对尘世纷扰的厌倦。结尾处,诗人以"已成老翁为,作吏长碌碌"自嘲,流露出对官场生涯的疲惫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矛盾,体现了黄庭坚清新脱俗的诗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