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枕悄无言,月和残梦圆。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泣(àn qì)的意思:暗自哭泣,不敢公开表达悲伤或失望。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残梦(cán mèng)的意思:指梦境中的幻觉或虚幻的事物。
画檐(huà yán)的意思:指人的眉眼神情,特指人的眼睛表情。
眉黛(méi dài)的意思:形容女子眉目之美。
鹊起(què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间发生变化或出现好转的情况。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萧索(xiāo suǒ)的意思:形容寂寞冷落、凄凉无人的景象。
小山(xiǎo shān)的意思:指小而不起眼的山,比喻平凡、不起眼的人或事物。
玉京(yù jīng)的意思:指皇帝的宫殿,也用来比喻高大宏伟的建筑。
砧声(zhēn shēng)的意思:指敲打砧石所发出的声音,比喻工作、劳动的声音。
玉京人(yù jīng rén)的意思:指在朝廷中任职的官员,也可用来形容有才华的人。
- 注释
- 玉京:指繁华的京城。
萧索:冷落, 萧条。
画檐:有绘画装饰的屋檐。
鹊起:喜鹊飞起。
欹枕:斜倚着枕头。
残梦:破碎的梦,未做完的梦。
背灯:背着灯光。
暗泣:悄悄地哭泣。
甚处:何处,哪里。
砧声:捣衣石的声音,常用来象征离愁。
眉黛:古代女子画的眉毛,形容眉毛如黛色小山。
攒:聚集,皱在一起。
芭蕉:一种植物,此处可能借以表达愁绪。
暮寒:傍晚的寒气。
- 翻译
- 繁华的京城秋天显得萧条冷落,画梁上的喜鹊飞起,梧桐叶飘落。
斜倚枕头默默无语,月光下我独自进入梦乡。
背着灯光暗暗哭泣,不知何处的捣衣声急促。
眉毛如小山般紧皱,芭蕉在傍晚的寒气中生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萧索的境遇,环境静谧而又带有几分凄凉。"玉京人去秋萧索"一句,设定了整体氛围,玉京指代古都长安,这里的“人去”意味着寂寞和空旷,而“秋萧索”则是对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着"画檐鹊起梧桐落",这里的“画檐”指的是精美的屋檐,"鹊起"意味着鸟儿在檐上叫唤,而"梧桐落"则是秋天枫叶纷飞的景象。这两句交织出一种物候更迭、生命轮回的意境。
"欹枕悄无言,月和残梦圆"一段,是诗人对夜晚的描写。"欹枕"指的是半躺的姿势,而"悄无言"则是心中万千思绪却又说不出口,只能在月光下与那些未了的心愿和尚未醒转的梦境相伴。
诗歌继续展开,"背灯惟暗泣,甚处砧声急"。这里“背灯”意味着避开灯火,独自啜泣,而“砧声急”则是远处传来的急促的声音,与前文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眉黛小山攒,芭蕉生暮寒"。"眉黛"形容眉毛细致,如同画上的细线,而“小山攒”则是眉头紧蹙成一团,显示出内心的忧虑和痛苦。而“芭蕉生暮寒”则是在描绘一种随着夜色加深而来的萧索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情感和梦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这种将内心情感与外界景物交织在一起的表现手法,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技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毛伯玉以六月廿七日来访是年天不雨梅亢热异常书数韵述怀且以赠之
伯玉不我过,过我必六月。
老天雨不梅,五行一乃绝。
亢离单用事,赤乌赤如血。
人寰何罪辜,几欲炮烙杀。
左手解衣襟,右手不停箑。
脱帽无奈何,而况可腰折。
西望禽鬼焦,东望金鱼涸。
前山牛眠洿,亦复如火发。
相携将安之,只合坐论说。
伯玉老先辈,家传洞林诀。
谈辩管郭雄,五鬼皆避易。
借君铁拄杖,蹴踏六月雪。
为我买雪山,斲冰作天穴。
鸡雏吟
我闻先儒云,鸡雏可观仁。
须臾不舍母,是即孝弟根。
不待教而知,不待习而成。
于斯为良知,于斯为良能。
人从此充拓,四海皆闵曾。
异哉鸡伏鹜,出壳忘其恩。
子向水中去,母从岸呼鸣。
子往母亦往,子疏母愈亲。
鹰隼飞在天,母亦与子惊。
或遇狸与狌,爱雏忘其身。
不顾力小大,直与争死生。
天于微物上,感人恻隐真。
人观鸡护雏,铁石为动情。
子呱方卧冰,安得卵覆人。
勿看鸡伏鹜,吾则行吾仁。
水调歌头·其七别庐山题龙湖阁
宇宙一杯酒,暝色倚重湖。
青山杳杳何处,烟水泻愁予。
别岸风涛喷薄,半夜鱼龙悲啸,能撼我诗无。
李白醉不醒,唤起问何如。是耶非,天莽苍,雪模糊。
苍颜白发如此,空复笑今吾。
寄语鹭朋鸥侣,好在风餐水宿,底处不烟芜。
吾亦从此逝,从我者谁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