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开犹十丈,松老自千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卜邻(bǔ lín)的意思:预测邻居
丹诏(dān zhào)的意思:指皇帝的诏书,也可指君主的命令。
扪虱(mén shī)的意思:形容过分细心,小题大做,忧虑过多。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图南(tú nán)的意思:指人物形象或事物外表美丽、华丽,但内在却空虚、无用。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翔鸿(xiáng hóng)的意思:指飞翔的大雁或高飞的鹏鸟,比喻人的志向远大,才华出众。
野性(yě xìng)的意思:原始、狂放不羁的性格或行为。
应难(yìng nán)的意思:勇敢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 鉴赏
这首清代杨端本的《顾亭林卜居华山》描绘了顾亭林寓居在华山深处的隐逸生活。首句“谷有图南卧”,形象地刻画出他选择了一个山谷中的隐居之地,仿佛是向着南方的理想图景而眠,暗示其志向高远。次句“卜邻古洞幽”则强调了他所居环境的古老与静谧,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莲开犹十丈,松老自千秋”两句,通过描绘莲花盛开的壮观景象和千年古松的苍劲,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生机与岁月的沉淀,寓意顾亭林的品格如莲花般纯洁,又如松树般坚韧。
“扪虱应难识,翔鸿未可求”运用典故,表达顾亭林对于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即使面对微小之事也无需过多计较,他的志向不在世俗的高位,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两句“不须丹诏至,野性白云留”直接表达了顾亭林的决心,他无意于接受朝廷的征召,宁愿留在这山水之间,让自己的野性与白云相伴,体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坚守和对自由精神的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顾亭林居所的描绘和对他心境的刻画,展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独立的人格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