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孟子.闻知》
《孟子.闻知》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神知不在见知闻,气化流一本存。

轲后谁言无复有,遗歌依旧龙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化流(huà liú)的意思:指水流转变为气态、蒸发的过程。也用来比喻事物转化、消散的情况。

见知(jiàn zhī)的意思:了解、知晓

流行(liú xí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受欢迎或具有影响力。

龙门(lóng mén)的意思:指高门槛、高难度的考试或选拔机会,也可指突破重重困难、获得成功的机会。

起龙(qǐ lóng)的意思:指某种行为或事件的出现引起了轩然大波,象征着事态的迅速恶化。

气化(qì huà)的意思:指物体转化为气体状态。

神知(shén zhī)的意思:形容非常聪明,智慧超群。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遗歌(yí gē)的意思:指逝去的人留下的歌声,比喻逝者留下的美好事物或传统。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一本(yī běn)的意思:形容人言行严肃、庄重,不带任何玩笑或轻率的态度。

知闻(zhī wén)的意思:知道、听说。

翻译
神明的存在并不只在于可见和可闻的事物中
万物的气息变化流转,都源自同一本源
注释
神知:指超越感官的神秘力量或智慧。
见知闻:可见、可听、可闻的感知。
气化: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自然现象,如天地之气的变化。
流行:普遍流传或运行不止。
一本存:指有一个不变的根本或源头。
轲后:指孔子之后的时代。
无复有:不再有人能像孔子那样。
遗歌:遗留下来的教诲或思想。
依旧:仍然。
起龙门:此处可能指孔子的思想在后世依然兴起,龙门比喻学问的高门。
鉴赏

这首诗名为《孟子.闻知》,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陈普的作品。诗中以孟子的思想为背景,探讨了"神知"与"见知闻"的关系,以及对孟子之后是否还有类似其智慧的思考。"神知不在见知闻"表达了超越直接感知的神秘智慧,而"气化流行一本存"则暗示了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诗人接着提出疑问:"轲后谁言无复有?"意指在孟子之后是否还有像他那样深刻洞察世理的人物。最后一句"遗歌依旧起龙门",可能是借"遗歌"象征孟子的思想仍然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影响深远。

整首诗通过隐晦的象征手法,赞扬了孟子思想的持久影响力,并对后世是否有能继承其精神的人提出了深沉的思考。陈普的诗歌风格简洁而富有哲理,体现了宋元之际文人对儒家经典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二十八丈殷判官二十三兄

弟妹妻孥小侄甥,娇痴弄我助欢情。

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

形骸潦到虽堪叹,骨肉团圆亦可荣。

犹有誇张少年处,笑呼张丈唤殷兄。

(0)

狂题十八首·其十六

有是有非还有虑,无心无迹亦无猜。

不平便激风波险,莫向安时稔祸胎。

(0)

驾幸温泉

传闻圣主幸新丰,清跸鸣銮出禁中。

细草终朝随步辇,垂杨几处绕行宫。

千官扈从骊山北,万国来朝渭水东。

此日小臣徒献赋,汉家谁复重扬雄。

(0)

醉花间·其二

深相忆,莫相忆,相忆情难极。

银汉是红墙,一带遥相隔。

金盘珠露滴,两岸榆花白。

风摇玉佩清,今夕为何夕。

(0)

送义存出家·其三

原宪守贫志不移,颜回安命更谁知?

嘉禾未必春前熟,君子从来用有时。

(0)

华之巫

有一人兮神之侧,庙森森兮神默默。

神默默兮可奈何,愿一见神兮何可得。

女巫索我何所有,神之开闭予之手。

我能进若神之前,神不自言寄予口。

尔欲见神安尔身,买我神钱沽我酒。

我家又有神之盘,尔进此盘神尔安。

此盘不进行路难,陆有摧车舟有澜。

我闻此语长太息,岂有神明欺正直。

尔居大道谁南北,恣矫神言假神力。

假神力兮神未悟,行道之人不得度。

我欲见神诛尔巫,岂是因巫假神祜。尔巫,尔巫。

尔独不闻乎?与其媚于奥,不若媚于灶。

使我倾心事尔巫,吾宁驱车守吾道。

尔巫尔巫且相保,吾心自有丘之祷。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