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斑斑(bān bān)的意思:形容颜色斑驳、多样。
尽头(jìn tóu)的意思:尽头指的是事物或情况的终点或末尾,表示达到极限或结束的状态。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沙路(shā lù)的意思:指没有人烟的荒凉道路,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冷落、荒废。
松阴(sōng yīn)的意思:指林木茂盛的阴凉处,比喻宽敞明亮的房屋或环境。
笋舆(sǔn yú)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或事物,比喻年轻人才蓬勃发展,充满朝气。
踏莎(tà suō)的意思:指在草地上跳舞,形容欢乐、愉快的场景。
小雨(xiǎo yǔ)的意思:指小而细的雨。
月尽(yuè jìn)的意思:指月亮快要落下或消失的时候。
踏莎行(tà suō xíng)的意思:指以优美的舞姿行走,形容步履轻盈、优雅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山间行旅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诗人对旅途的细腻感受。
首句“笋舆沙路裌衣轻”,以“笋舆”形容竹制的轿子,轻盈地穿梭在沙路上,衬托出行旅的轻松与自在。“裌衣轻”则点明了春日的温暖,穿着轻薄的裌衣,不觉寒冷,适宜于行走。这一句通过交通工具和衣物的选择,营造出一种舒适愉悦的旅行氛围。
次句“小雨斑斑落又晴”,描绘了春雨的细腻与短暂。斑斑点点的小雨落下,又迅速放晴,这样的天气变化为旅程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期待。雨后的清新空气和阳光的照耀,使得景色更加生动迷人。
第三句“三月尽头穿岭去”,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的变化。三月的末尾,诗人穿越山岭,继续前行。这里的“穿岭”不仅指实际的地理动作,也隐含着诗人内心对未知探索的渴望与决心。
最后一句“万松阴里踏莎行”,将画面推向高潮。在茂密的松林中,诗人踏着柔软的草地前行。万松的浓荫遮蔽了阳光,营造出一片幽静而神秘的森林景象。这里的“踏莎行”既是对行动的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山间行旅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与儿辈论李杜韩柳文章偶成
吏部仪曹体不同,拾遗供奉各家风。
未言看到无同处,看得同时已有功。
寄题俞氏草堂
浣花老人溪上住,野梅官柳桥西路。
碧鸡坊外少人行,晓带春星自来去。
荒基藓合无寻处,峡川万古流诗句。
紫芝之孙居澄江,琼茅结宇青竹窗。
南墙夜深塔铃语,古寺白鹤飞来双。
索我新吟写君趣,开卷悠然起幽思。
我尝十年卜山居,经营未有瀼西地。
风流纵似老参谋,资给应无贤录事。
愿君分借半间云,胜日当携茶具至。
送陈公南之松江并柬山斋
我衰惜别离,数日辄作恶。
老怀自当尔,尝恐儿辈觉。
君器如璠玙,似可寘台阁。
莫辞簿书苦,亦有宦游乐。
久厌黄田鱼,去听华亭鹤。
亭下有高士,滴露草玄学。
持诗道甫讯,进拜复前却。
问我今何如,痴顽胜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