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邱近有黄山约,千斛松肪可酿醪。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蔽日(bì rì)的意思:形容阴云密布或烟雾浓厚,遮蔽了太阳,使光线变得昏暗。
春涨(chūn zhǎng)的意思: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迅猛的变化或发展。
地势(dì shì)的意思:指地面的形势或地形。
故邑(gù yì)的意思:指故乡、故土。
居人(jū rén)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居住、生活。
接近(jiē jìn)的意思:靠近,与某人或某事物距离近。
近郊(jìn jiāo)的意思:指离城市较近的地方。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军容(jūn róng)的意思:指军队的容貌和仪表,也泛指军队的整体形象。
排云(pái yún)的意思:排除困难,消除阻碍。
青蒿(qīng hāo)的意思:指年轻人或者年轻一代。
松肪(sōng fáng)的意思:指人或动物体内的脂肪松软松动。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营栅(yíng shān)的意思:指军队驻扎的营地和栅栏,比喻封闭的环境或局限的空间。
旌旗蔽日(jīng qí bì rì)的意思:形容旗帜繁多、众多的旌旗把太阳遮住,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
-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赵汸的诗《次韵成大用推官黟县即事》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壮丽的边郊景象。首句“无复居人接近郊”,写出了人烟稀少,昔日城乡交接处已无人迹,只剩白骨埋于青蒿之中,渲染出一种凄清与荒芜。次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破败,“空馀白骨没青蒿”,暗示战争的残酷。
第三句“旌旗蔽日军容壮”,通过旌旗之多,展现了军队的规模和气势,尽管战败,军容仍然雄壮。然而,第四句“营栅排云地势高”则揭示了战事的结局,营寨虽高,却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象征着军事上的失败。
第五句“败屋毁垣迷故邑”描绘了战后的遗迹,昔日的城邑已被废弃,只剩下残垣断壁,令人难以辨识。最后一句“小溪春涨入空濠”,以小溪春水满溢,流入空荡的护城河,映照出战后环境的荒凉和变迁。
结尾诗人借“浮丘近有黄山约,千斛松肪可酿醪”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暗示即使在战乱之后,仍有希望在附近的黄山找到慰藉,以松脂酿酒,聊以自慰。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渴望,寓含深沉的历史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