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十六日自许昌回至京师胥平叔宋中道迓于郊外》
《九月十六日自许昌回至京师胥平叔宋中道迓于郊外》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今日国门,二子来迎我。

适遇信陵冢,冢棘秋叶堕。

翩翻随人飞,拂马右或左。

谓此独无情,亦与吾意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独无(dú wú)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国门(guó mén)的意思:指国家的边境或国界。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陵冢(líng zhǒng)的意思:指君主或贵族的坟墓,也用来比喻权势显赫的人或家族。

翩翻(piān fān)的意思:形容轻盈飘逸,如飞翔的样子。

秋叶(qiū yè)的意思:指人的离去或事物的消散,比喻人世间的短暂和无常。

日至(rì zhì)的意思:指太阳到达最高点,比喻事物达到最高点或最好的状态。

随人(suí rén)的意思:随着他人的意愿行事,没有自己的主见。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信陵(xìn líng)的意思:指言辞虚假,不可信任。

意可(yì kě)的意思:表示意思可以理解、可以接受。

子来(zǐ lái)的意思:指事物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注释
今日:今天。
国门:国都城门。
二子:两个儿子。
迎:迎接。
信陵冢:信陵君的墓。
冢棘:墓边的荆棘。
秋叶堕:秋叶飘落。
翩翻:随风翻飞。
拂:拂过。
马右或左:马的右侧或左侧。
谓:说。
无情:无情感。
吾意:我的心意。
翻译
今天来到国都城门,我的两个儿子前来迎接我。
恰好遇见了信陵君的墓冢,墓边的荆棘丛中秋叶飘落。
落叶随风翻飞,有时拂过马的右侧,有时拂过左侧。
他们说这落叶似乎无情感,其实也符合我的心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九月十六日自许昌回至京师胥平叔宋中道迓于郊外》,描绘了诗人回国都时的情景。首句“今日至国门”开门见山,点明了诗人抵达京城的时间和地点。接下来,“二子来迎我”写出了迎接者的热情,显示出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适遇信陵冢,冢棘秋叶堕”描绘了途中所见,诗人路经信陵君的墓地,秋风中落叶飘零,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庄重的氛围。诗人通过“翩翻随人飞,拂马右或左”的细节,生动描绘了落叶随风飘舞的样子,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流转。

最后两句“谓此独无情,亦与吾意可”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似乎在对落叶说,即使它们看似无情感,却也与他的心境相合,暗寓着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触。整体上,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寄托个人情绪,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哲思。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读无名氏粤西杂诗有感二首·其一

展卷吟馀涕自沱,危城若露痛如何。

侵渔不畏脂膏竭,弃甲徒知犀兕多。

壮士皆能为盗贼,高楼正是沸笙歌。

中丞坐啸真无事,铃阁梦香当枕戈。

(0)

和许晓东韵

少陵诗一编,光燄腾万丈。

草堂有遗祠,花时恣探赏。

良朋联胜会,马齿惭虚长。

篮舆穿林入,野竹淩霄上。

百花媚古潭,千载勤遐想。

许子今词伯,高吟共繁响。

琼瑶昨见报,清激绝摹仿。

只愧坳堂水,难为沧海仰。

小池一篑盈,杜厦万间广。

临渊深浅殊,问君焉结网。

(0)

左泉先生赐读伴云仙馆,即事诗八首,赋此奉酬·其三

蛾眉曾许汝南王,同炷瞿昙座下香。

底事归云仍出岫,兰因絮果两茫茫。

(0)

不寐

不寐更阑后,凉风拂我衣。

钟鸣残月暗,星隐曙光稀。

砌下惊虫语,林间乍鸟啼。

晓来烟雾重,红日影迷离。

(0)

题梅花小影二首·其二

记得巡檐索笑时,清香一缕度心迟。

比来未断罗浮梦,幸有当头明月知。

(0)

野望

白骨枕江国,乱馀人更多。

斜晖留殿阁,毒雾塞山河。

嘹唳苻坚鹤,凄凉索靖驼。

微躯免锋镝,浑逐浪花过。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