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河湟书事二首·其二》
《河湟书事二首·其二》全文
元 / 马祖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

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桑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波斯(bō sī)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曲折晦涩,难以理解。

东国(dōng guó)的意思:指东方国家,特指日本。

河边(hé biān)的意思:指河流两岸或河边的事物。

流沙(liú shā)的意思:比喻难以逃脱的危险或困境。

青石(qīng shí)的意思:指青色的石头,也用来比喻坚硬、坚固的东西。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石子(shí zǐ)的意思:指为了达到目的,不怕艰辛困苦,甘愿忍受痛苦,吃尽苦头,做出牺牲和努力。

驼铃(tuó líng)的意思:指人们在旅途中为了防止迷路,经常用驼铃来引导方向。比喻有经验的人给予指导或帮助。

玉河(yù hé)的意思:指银河,比喻辽阔无垠的宇宙。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河湟书事二首(其二)》,描绘了波斯商人穿越流沙的艰难旅程,以及他们在遥远之地的生活与贸易活动。诗中充满了对异域风情的描绘和对商旅生活的细腻刻画。

首句“波斯老贾度流沙”,开篇即点明主题,波斯的老商人穿越茫茫流沙,展现了一幅壮阔而艰辛的画面。流沙象征着旅途的险阻与未知,也暗示了商人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次句“夜听驼铃识路赊”,进一步描绘了商人在夜晚行进的情景。驼铃声声,不仅为行进中的商队指引方向,也是他们孤独旅程中唯一的伴奏。这里的“赊”字,既指道路漫长,也暗含了商人们在艰苦环境中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后两句“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则将视角转向了商人的具体活动。他们采集河边的青石子,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品,却可能成为交易中的重要商品。通过与东方国家的交换,这些石子可以转化为生活所需或用于其他用途,体现了商人们广泛而深入的贸易网络。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商人们跨越千山万水,进行跨地域贸易的场景,不仅反映了他们的勇气与智慧,也折射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

作者介绍
马祖常

马祖常
朝代:元   字:伯庸   籍贯:元代色目   生辰:1279~1338

  经历: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猜你喜欢

鉴长以闽甘三佛手见饷口号赋谢·其一

飞帕传柑至,相如渴正深。

寒分仙掌露,翠摘母陀林。

清苦通禅悦,空香见道心。

可堪同子建,剥果共联吟。

(0)

炉养丹歌

六十时中运丙丁,每用随时辨五行。

阳气进时顺天转,阴气灭候逐星征。

常以加临须正午,冈宿周来至药成。

(0)

至真观

坤所载,干所帱,象与形,孰朕兆?

纬五行,环二曜,流百川,何浩浩。

四海晏,九河导,峙而山,亦多号。

神有岳,山有峤,粤庙坛,稽道妙。

巉孤峥,未易到,日出没,见遗照。

偃东西,绝海徼,倏光怪,来熠耀。

大龙烛,细萤爝,不恒出,赴感召。

笙嘹喨,鹤窈窕,羽人路,屯其要。青螺堆,玉簪峭。

左参井,右丹灶,揭清虚,不二窍。

昔王人,往昭告,始轩辕,末徽庙。

接柴望,咸亲燎,莽劫灰,起天烧。摧栋宇,失朱缥。

群鹿逐,杂蓬藋。予何为,一来吊,必胜废,乃大造。

圣之作,贤者绍,矧玄元,语秘奥。

探愈远,理益耀,徵是理,万有耗。

文虽径,实非剽,庶今来,永为诏。

(0)

沈嘉则有三楚之游席上得分字

春城斗酒惜离群,把袂高歌到夕曛。

地入衡庐三楚尽,天回襄汉九江分。

停舟夜听湘灵瑟,倚阁朝搴鄂渚云。

知尔尚平家累浅,逢人胜事好相闻。

(0)

稷下

春官承制促成书,东观遗编任卷舒。

草草便垂千载后,迟迟难俟百年馀。

淹中旧学文空在,稷下诸生术本疏。

浪说徐生善颂止,怀铅窃食愧何如。

(0)

齧指血题诗

泾渭难分清与浊,妾身不幸厄红巾。

孤儿尚忍更他姓,烈女何曾嫁二人。

白刃自挥心似铁,黄泉欲到骨如银。

荒村日落猿啼处,过客闻之亦怆神。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