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牛》
《春牛》全文
金 / 王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土木形骸假合丹青毛角相宜

老拳痛手交攻尔,粉骨碎身知为谁。

不似惊狂持索处,正如觳觫过堂时。

漆园傲吏真达者,未肯生为太庙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傲吏(ào lì)的意思:指傲慢而自负的官吏。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粉骨(fěn gǔ)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皮肤白皙细腻。

过堂(guò táng)的意思:指审理案件或处理事务时通过法庭或堂会进行公开的辩论。

觳觫(hú sù)的意思:形容害怕、惊慌失措的样子。

假合(jiǎ hé)的意思:指假装合作,实际上心怀鬼胎。

交攻(jiāo gōng)的意思:双方互相攻击,争斗不休。

老拳(lǎo quán)的意思:老拳指的是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拳击手或武术家。

毛角(máo jiǎo)的意思:指动物角上的细毛,比喻微小的事物。

漆园(qī yuán)的意思:指人物形象或境地美好而幽静,宛如置身于漆园之中。

索处(suǒ chǔ)的意思:索取地方、索要地位。

太庙(tài miào)的意思:太庙原指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场所,后来泛指重要的场所或地方。

土木(tǔ mù)的意思:指建筑工程。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形骸(xíng hái)的意思:指人的外表或形体。

粉骨碎身(fěn gǔ suì shēn)的意思:形容为了某种目的不顾一切奋斗、牺牲自己的生命。

土木形骸(tǔ mù xíng hái)的意思:指建筑物或工程的基础结构,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牛的形象与寓意,通过对比春牛与漆园傲吏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与尊严的向往。首句“土木形骸聊假合,丹青毛角巧相宜”以春牛作为载体,运用拟人手法,将泥土与木头塑造的身躯与色彩鲜明的图案巧妙融合,展现出春牛独特的艺术魅力。

接着,“老拳痛手交攻尔,粉骨碎身知为谁”两句,通过春牛在田间劳作的情景,形象地描绘了它所承受的艰辛与付出,同时也暗示了农民们在春耕时节的辛勤劳作。这里不仅赞美了春牛的坚韧与奉献精神,也暗含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

“不似惊狂持索处,正如觳觫过堂时”这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惊狂持索处”可能是指春牛在受到鞭打时的挣扎与恐惧,而后一句“觳觫过堂时”则描绘了春牛在田间劳作时的平静与专注。这种对比强调了春牛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既展现了它的生命力与适应力,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与劳动的尊重与敬畏。

最后,“漆园傲吏真达者,未肯生为太庙牺”两句,通过将春牛与漆园傲吏进行类比,表达了对自由与尊严的追求。漆园傲吏象征着超脱世俗、坚守自我原则的智者,而春牛虽被赋予了农耕的使命,却并未失去其内在的尊严与自由意志。这不仅是对春牛形象的赞美,也是对所有劳动者尊严与自由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春牛这一形象,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劳动以及人性尊严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作者介绍

王寂
朝代:南北朝

猜你喜欢

和杨备国博吊屈原

知音不恨远,异代忽同声。

灵魂自识路,幽遇亦含情。?记属扬子,临渊悲贾生。

鬲文激颓俗,会使众人清。

(0)

寄范佑之

范子三年别,长安北望深。

相知非势利,寄信各浮沉。

勇锐百夫敌,轩昂万里心。

何时杀群贼,自取肘边金。

(0)

寄隐直

俱为异乡客,似伴老僧禅。

虚室矜生白,时流笑草玄。

岁寒差自若,生理直翛然。

无术能乘兴,苍茫欲雪天。

(0)

六月六日自城北还过深甫避暑

热不就恶木枝,渴不近盗泉水。

自古有成言,念我还如此。

爱君井源百尺深,爱君庭树千里阴。

相知岂计一饭报,长啸聊为猛虎吟。

(0)

雨过前轩偶记

江南羁客怀乡墅,晓起前轩对零雨。

清波满目如鉴中,绕岸高松十馀树。

砌旁芳草似汀洲,巉岩殿角飞红楼。

沈光倒影入浪底,宛是若邪溪上头。

薄雾疏烟迷近远,水色谁能辨深浅。

忽惊谢去尘中游,不知正自居京辇。

何人草服倚长松,回头误问钓鱼翁。

眼前景致偶相同,岂异仙术游壶中。

(0)

喜雨

海上雨初至,中庭树交翻。

幽人整冠带,喜见雷电存。

积润泻河汉,馀滋被邱原。

鱼龙倘可活,蛙黾谁嫌喧。

稍稍秋欲变,微凉入前轩。

古人致亹亹,吾亦开吾樽。

御叔小丈夫,颇知笑臧孙。

贤愚定谁是,兴尽忽忘言。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