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雁荡山.能仁寺》
《游雁荡山.能仁寺》全文
宋 / 徐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寺置有碑传,观音岩石前。

殿高灯焰短,山合磬声圆。

窗静吹寒雪,舂鸣落夜泉。

游人岂识,谓不似秋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灯焰(dēng yàn)的意思:灯火的光亮。形容灯火辉煌,繁荣昌盛。

观音(guān yīn)的意思:观音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也称为“观世音菩萨”,代表着慈悲和智慧。在成语中,观音常常指代善良、慈悲心肠的人。

落夜(luò yè)的意思:指夜晚降临、天黑的时候。

磬声(qìng shēng)的意思:指非常安静,寂静无声。

秋天(qiū tiān)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天气清爽宜人。

岩石(yán shí)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事物或人。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翻译
寺庙里竖立着碑文,观音岩就在眼前。
殿堂高耸,灯火微弱,山间钟磬声悠扬圆润。
窗户静谧,寒风吹过如雪,舂米声在夜晚的山泉旁回荡。
谁能理解这清幽的游历,说它不像秋天般宁静。
注释
寺:寺庙。
置:设立。
碑:石碑。
传:记载。
观音:佛教中的菩萨。
岩石:石头。
前:前面。
殿:殿堂。
高:高大。
灯:灯火。
焰:火焰。
短:微弱。
磬:寺庙中敲击的乐器。
声:声音。
圆:圆润。
窗:窗户。
静:安静。
吹:吹拂。
寒:寒冷。
雪:雪花。
舂:舂米。
鸣:发出声音。
落:落下。
夜:夜晚。
泉:泉水。
清游:清闲游览。
人:人。
岂:难道。
识:理解。
谓:说。
似:像。
秋天:秋季。
鉴赏

这首宋诗《游雁荡山.能仁寺》是徐照所作,描绘了能仁寺的景致。首句“寺置有碑传”暗示寺庙历史悠久,接下来“观音岩石前”点出寺庙地理位置,靠近观音岩。第二联“殿高灯焰短,山合磬声圆”通过描绘寺庙夜晚的景象,灯光微弱而磬声悠扬,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第三联“窗静吹寒雪,舂鸣落夜泉”进一步刻画寺内环境,窗户安静,仿佛寒风吹过带下雪花,夜间泉水声清晰可闻。最后一句“清游人岂识,谓不似秋天”表达了诗人对寺中清幽之境的独特感受,认为这样的景色即使在秋天也别有一番风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能仁寺的夜景,展现了其宁静、清凉的禅意,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赞美。

作者介绍

徐照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西湖后曲·其六

绿琴弹罢月空明,鸟语花香水复清。

昨日刺船人不见,先生无乃善移情。

(0)

西湖后曲·其二

栖禅寺口月明时,欲系扁舟限柳丝。

岂是薄情离别易,亏人折尽路头枝。

(0)

剃发诵为澄月上人出世·其二

因缘大事莫逡巡,今日君身即佛身。

切莫自誇独尊我,云门一棒最惊人。

(0)

送豫章梁质人入秦·其一

萧萧匹马去江浔,落叶纷纷秋又深。

三尺腰间聊解赠,感君一片入秦心。

(0)

送李方水掌教临皋·其三

看来两鬓渐成霜,虽是心孤老亦忙。

浮海十年曾有兴,因君还得散愁肠。

(0)

谒三世祖母李氏恭人谕葬墓

马鬣先朝迹未湮,赐田春尽绿初匀。

五持主命惟开府,七日军储属妇人。

狮石塔依山影直,虎门潮起浪痕新。

杯羹荐罢堪惆怅,赵宋诸陵牧火频。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