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金门.西斋得梅数枝色香可爱一日为泽倅崔仲明窃去感叹不己因赋谒金门十二章以写其怅望之怀·其三赋梅》
《谒金门.西斋得梅数枝色香可爱一日为泽倅崔仲明窃去感叹不己因赋谒金门十二章以写其怅望之怀·其三赋梅》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词  词牌: 谒金门

的皪。犹带枝头寒色。休道北人浑未识。

自然梅有格。初见花时摘索再见花时狼籍

句眼前拈不出。恼人楼上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人(běi rén)的意思:指北方人,也用来形容性格直爽、坦率的人。

初见(chū jiàn)的意思:初次见面或初次接触。

的皪(de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有德行。

寒色(hán sè)的意思:指颜色冷淡、阴冷无光的样子。

句眼(jù yǎn)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结尾部分,也指事情的关键或最后一步。

狼籍(láng jí)的意思:形容混乱、凌乱的状态。

楼上(lóu shàng)的意思:指的是在地位、权力或智慧上高于某人。

恼人(nǎo rén)的意思:令人烦恼或不快的事物或行为。

诗句(shī jù)的意思:指诗中的句子或诗中的一句话。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再见(zài jiàn)的意思:表达离别时的告别,表示再次见面的希望。

摘索(zhāi suǒ)的意思:

犹言瑟缩。 唐 韩偓 《清兴》诗:“阴沉天气连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 宋 林逋 《又咏小梅》:“摘索又开三两朵,团欒空绕百千迴。”
搜索。 清 黄宗羲 《黄季真先生墓志铭》:“党錮之祸,摘索无遗。”

枝头(zhī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前沿的位置。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鉴赏

这首金末元初的词作,作者李俊民以咏梅为主题,通过对梅花色泽与香气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西斋梅花被盗的惋惜和对崔仲明的感慨。"金的皪"形象地写出梅花的金色光泽,"犹带枝头寒色"则暗示了梅花傲霜斗雪的品格。"休道北人浑未识",暗指即使北方人不常见,梅花的高洁依然值得赞赏。

词中通过"初见花时摘索"和"再见花时狼籍",表达了对梅花从盛开到凋零的无奈,以及对崔仲明行为的不满。最后以"诗句眼前拈不出",表达了词人面对此景,灵感枯竭,无法再写出赞美梅花的佳句,而"恼人楼上笛"则以笛声衬托出词人心中的失落和惆怅。

整首词情感真挚,借物抒怀,展现了作者对梅花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闻樨学舍即景

天然位置一诗寮,此景从来未易描。

芳草平阶无用剪,好山入户不须招。

新添门外一渠水,旧种窗阴百本蕉。

独惜岁寒无雪意,梅花消瘦太无聊。

(0)

秋柳·其三

怯寒先著薄绵衣,竟与三春意态非。

已似韦娘金缕尽,那堪苏小玉绳稀?

楼台有客怜相望,燕雁凭君记代飞。

一为停骖思往事,宦情、乡梦两相违!

(0)

复州十咏·其五

危崖特立望西东,削壁高延夕照红。

苔径今朝馀冷艳,莲泡昔日足香风。

人探胜迹精神健,物值深秋色相空。

海上扁舟波浪涌,遥遥一叶走孤篷。

(0)

閒情·其一

閒情触起上眉端,往事从头反复看。

洁己惟宜求雪鉴,容人尚觉问心难。

酣居酒国思回暖,悟到梅花渐忘寒。

记得前宵檐外立,照人依旧月团圞。

(0)

关山月

月缺初拟雕弓弯,月满又比金刀环。

时缺时满惟此月,戍卒夜夜望关山。

关山以外银光烂,关山以内人肠断。

金波腾地倍加寒,屈指已觉流光换。

流光已换仍不归,暗处隐耀青燐飞。

中原那计边塞冷,秋深犹未寄征衣。

望衣不至空咄咄,扑面朔风砭肌骨。

忽听关前画角声,彷佛金闺砧敲月。

(0)

秋怀·其一

茫茫四望且高歌,如此秋光可奈何。

亦解情长添挂碍,那因才短便蹉跎。

吟蛩避冷多偎砌,病叶将飞尚恋柯。

寂寞山林天又晚,残霞如缕上烟萝。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