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鸿(āi hóng)的意思:指孤零、凄凉的样子。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春明(chūn míng)的意思:春天的天明,指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景象。
登第(dēng dì)的意思:指考中进入科举及格的人。
牢落(láo luò)的意思:指困扰、束缚、无法自拔的境地。
匹马(pǐ mǎ)的意思:指两匹马并驾齐驱、齐头并进的意思。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天秋(tiān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天气清凉宜人,意为天空的秋天。
一天(yì tiān)的意思:指极短的时间或极小的数量。
有赖(yǒu lài)的意思:指依靠、依赖。
盂兰(yú lán)的意思:盂兰是一个佛教词语,指的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的盂兰盆节。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祭祀仪式,以祭奠祖先和亡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官员在不同季节的境遇与情感,充满了深沉的感慨与忧思。
首句“罨湘城匹马辞乡”,诗人以“匹马”形象地描绘出独自离乡的情景,一个“辞”字,透露出对故乡的不舍与离别的哀愁。接着,“登第不胜怀”,点明了这位官员虽然功成名就,但内心却难以摆脱对家乡的思念,这种矛盾的情感跃然纸上。
“十载春明怨牢落”,十年的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显得格外漫长,诗人通过“怨牢落”表达了长时间远离家乡后的孤独与失落感。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内心的空虚与苦闷。
接下来,“莽晋水哀鸿满地”,晋水边哀鸿遍野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是对社会状况的隐喻。哀鸿象征着流离失所的人们,满地则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难与人民的疾苦。
最后,“活民将有赖,一天秋月黯盂兰”,在秋天的夜晚,一轮黯淡的月亮下,诗人表达了对官员能够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期待与希望。这里的“盂兰”原指佛教中为亡灵超度的节日,此处借指救助苦难民众的行动。这句话既是对官员能力的肯定,也寄托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和谐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员在不同季节下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体现了清代文人关注民生、心系天下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圆通行
庐山之西形势聚,无位真人依位住。
地祇掣锁金城开,石龙喷水银潢注。
峰峦约勒万马回,杉松自作千兵护。
宝殿峥嵘跨碧霄,圆容丽服微西顾。
江南妃子亲施田,香饭供僧无亿数。
法焰相传十二人,师泛铁船杨子渡。
杨子渡头秋风高,霹雳驾雪翻惊涛。
中有渔家妙绝手,一钓三山连六鳌。
纵时大地悉震恐,收来尘刹无纤毫。
当年曾许心莫逆,今朝又作圆通客。
挂冠已脱尘俗缘,一心愿住清凉国。
清凉之国进能知,日长马倦人多迷。
从来闻说曹溪路,只今踏断庐山西。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