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寄王五四将仕·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帝业(dì yè)的意思:指帝王的事业或统治。形容帝王的权力和事业的伟大。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老人(lǎo ré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尊称老年人。
留侯(liú hòu)的意思:指留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官员。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时若(shí ruò)的意思:指时间像流水一样,转瞬即逝。
蓑笠(suō lì)的意思:指戴着蓑衣、戴着草帽,形容农民劳作的模样。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形象或者工作状态。
遭时(zāo shí)的意思:遭受不幸的时刻或时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希逢所作的《和寄王五四将仕(其二)》。诗中通过讲述帝王未竟的事业与留侯张良的对比,表达了对王五四将仕生涯的寄语。首句“帝业未成三尺剑”暗示了王五四或许有着建功立业的抱负,但此时事业未成;“老人先授一编书”则寓意他可能需要转向读书学习,以备将来时机成熟时有所作为。接着,“遭时若与留侯异”进一步强调如果时运不同,王五四不必像张良那样隐居等待,也可以选择在江湖中过上渔樵的生活,保持淡泊名利的态度。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鼓励王五四灵活应变,适时调整人生路径。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