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念(bǎi niàn)的意思:指心思、念头、意念等多种想法。
独客(dú kè)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旅行或居住在外地,没有伴侣或家人陪伴。
怀土(huái tǔ)的意思:怀念故土、思念家乡。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家鸡(jiā jī)的意思:指在家中养的鸡,也用来比喻人因长期在家中受到保护而缺乏独立生存能力的状态。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时中(shí zhōng)的意思:时机正好,恰到好处
听断(tīng duàn)的意思:听到某个消息或者谣言后就断定事情的真相,不经过核实就下结论。
下马(xià mǎ)的意思:从马上下来,表示停下行动或放弃权力。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夜阑(yè lán)的意思:夜晚深沉,天色已经完全黑暗。
驿馆(yì guǎn)的意思:驿馆是古代供官员和旅客休息、换马、更换车辆的场所。成语“驿馆”比喻人们在旅途中短暂停留、歇息的地方,也指临时停留的地方。
忧时(yōu shí)的意思:在困难或危险的时候感到忧虑或担心。
中泽(zhōng zé)的意思:指中间的地方有水源,泽悠悠,意味着中间地带幸福富饶。
- 鉴赏
这首《滕署感怀》由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时代的忧虑。
首联“荒城下马已黄昏,驿馆萧萧不闭门”,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荒废的城池,天色已晚,诗人骑马归来,发现驿馆虽在,却并未紧闭门户,似乎预示着这里人迹罕至,孤独与寂寞弥漫四周。
颔联“郭外桑麻才有径,人家鸡犬未成村”,进一步描绘了周边环境的简朴与宁静。城郭之外,稀疏的桑树和稻田间的小径,零星的人家,鸡鸣犬吠,但又未形成真正的村落,这种景象既显出乡村的原始风貌,也暗示了人口的稀少与生活的简朴。
颈联“几时中泽还哀雁,独客空斋听断猿”,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动物,以哀雁和断猿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孤独。中泽,泛指湖泊或沼泽地带,哀雁与断猿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更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尾联“怀土忧时纷百念,夜阑聊自倒深尊”,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对当前时局的忧虑。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独自饮酒,借酒浇愁,思绪万千,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有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这一联直抒胸臆,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整体而言,《滕署感怀》通过对荒城、驿站、自然景象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位身处异乡、心系故土的文人形象,以及他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