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阳(cán yáng)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前的残余余晖,也比喻衰老、衰败的景象。
淡月(dàn yuè)的意思:指月亮昏暗无光,不明亮的月亮。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彩不够明亮,没有光泽。
冠簪(guān zān)的意思:指高贵的衣冠,也比喻高尚的品德和才能。
兰芽(lán yá)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谈举止温文尔雅、文雅有礼。
梨颊(lí jiá)的意思:形容面颊红润、光洁如梨。
吏隐(lì yǐn)的意思:指官员避世隐居,不再参与政治事务。
朦胧(méng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清,不够清晰明了。
琴阮(qín ruǎn)的意思:比喻亲密无间的关系,形容感情深厚的友谊。
清格(qīng gé)的意思:清晰明了的格局或形势。
少相(shào xiāng)的意思:指相貌普通或平凡,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素风(sù fēng)的意思:指人的品行纯朴、清白无暇。
相同(xiāng tó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质量、能力等方面相差不多,无法分出高下。
霄半(xiāo bàn)的意思:指天空的一半,形容山高水远、景色壮丽。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养素(yǎng sù)的意思:养分;滋养之物
阳景(yáng jǐng)的意思:美好的景色或景象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知足(zhī zú)的意思:知道满足,知道知足常乐。
- 注释
- 一片残阳景:指夕阳西下时的景色,残阳表示太阳即将落山。
朦胧淡月中:朦胧指月光模糊不清,淡月形容月亮不太明亮。
兰芽纡嫩紫:兰芽是兰花的嫩芽,纡嫩紫形容兰花芽柔软且呈紫色。
梨颊抹生红:梨颊比喻人脸颊的形状像梨一样,抹生红指像涂了自然的红色,形容梨花的美丽。
琴阮:中国传统弹拨乐器,琴通常指古琴,阮是类似琵琶的乐器。
资清格:资这里是赋予的意思,清格指高洁的品格或风格。
冠簪:古代男子束发的饰品,这里代指士大夫或文人。
养素风:养维持,素风指朴素的风气或风度。
烟霄:高远的天空,常用来比喻高位或高尚的境界。
半知足:对达到一定高度的生活感到部分满足。
吏隐:指身在官场却向往隐居生活的心态或实践。
少相同:很少有相同之处,即官场生活与隐逸生活差异大。
- 翻译
- 夕阳余晖中一片景象,朦胧的淡月悄然升起。
兰花幼芽弯曲着嫩紫色,梨花仿佛擦上了自然的红晕。
琴与阮的音乐赋予了高洁的品格,戴冠插簪显现出朴素的风范。
半满足于高远的云霄之境,做官与归隐的生活少有相似之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落日余晖中对美好事物的赏析和内心的情感流露。"一片残阳景,朦胧淡月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那逐渐隐退的太阳与初升的月亮交相辉映的瞬间,透露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接着,“兰芽纡嫩紫,梨颊抹生红”描绘的是植物世界的美丽,兰花和梨花各自展现它们独特的色彩与生机,通过对比鲜明的颜色差异,强化了诗中的意象。
"琴阮资清格,冠簪养素风"则转向文化和个人修养的层面。琴是一种古代的乐器,而簪是装饰头发的物品,这两句表达了对高洁、纯净生活态度的追求。
最后,“烟霄半知足,吏隐少相同”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与满足。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和他人,要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必过分关注外界纷扰。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文化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念和精神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冯中丞中秋夜月
捲尽浮云见碧虚,初传更漏滴铜壶。
入秋爽气迥然别,此地冰轮何处无。
共想姮娥依桂魄,独怜飞鹊绕庭梧。
西园饮散归来早,不用红纱照路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