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树漏残滴,晓凉人独行。
草深寻废寺,云断见高城。
这首清代诗人张鸣珂的《疏树》描绘了一幅清晨山行的画面。首句“疏树漏残滴”以疏落的树影间漏下的露珠,渲染出清晨的寂静与清凉,透露出诗人独自出行的孤寂氛围。次句“晓凉人独行”进一步强调了早晨的凉意和诗人的独行,暗示了他的心境。
第三句“草深寻废寺”,通过“草深”二字,展现出环境的荒芜和诗人探寻的兴致,废寺的存在又增添了历史感和神秘色彩。第四句“云断见高城”,在云层间隙中瞥见远处的高城,画面开阔,也暗示着诗人对远方的向往。
第五、六句“静得山林意,空闻鸟雀声”,诗人沉浸在宁静的山林之中,只有鸟雀的鸣叫声打破这份静谧,显得格外清晰,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
最后两句“徜徉足幽兴,卜宅慰余情”,诗人悠然漫步,欣赏这幽深的景色,心中充满闲适之情,甚至萌生了在此处建屋居住的愿望,以此来抚慰自己内心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山行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