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画描绘了一幅古韵悠长的山水画卷,董其昌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巧妙融合。"绿溪青嶂是秦馀,灵境今归藏史居",开篇即以“绿溪”与“青嶂”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山林景象,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长河,回到了那古老而又神秘的秦朝。"灵境今归藏史居"则进一步点明了这不仅是自然之美的展现,更是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所在。
接下来的两句"素友讵迷初得路,顽仙曾读未焚书",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素友”(可能指纯洁的朋友或自然界的纯净之物)与“顽仙”(顽皮的仙人)引入画面,通过他们对道路的探寻与书籍的阅读,寓意着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奥秘的探索。这里,“初得路”与“未焚书”形成对比,前者强调了发现与探索的喜悦,后者则暗示了知识的传承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面的细腻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董其昌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视。在欣赏这幅画作时,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视觉上的美感,还能引发对生命、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深层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君贶暮秋四日登石家寺阁晓泛洛舟.泛舟
叶下宫槐老,云飞洛浦秋。
复陪元礼棹,却望仲宣楼。
曲岸迷频转,遥山碎不流。
夷犹聊寓赏,浩荡得忘忧。
晨出露渐径,昏归月满舟。
星河散寥廓,珠贝映汀洲。
林馆回车入,壶觞秉烛游。
山公兴未尽,徒御且番休。
水调歌头·其四湖光亭落成
修眉扫遥碧,清镜走回流。
堤外柳烟深浅,碧瓦起朱楼。
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春色入帘钩。
桃李尽无语,波影动兰舟。念谢公,平生志,在沧洲。
登临漫怀风景,佳处每难酬。
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名迹竟谁留。
惟有尊前醉,何必问消忧。
葑门
遗墨固藏神,希圣非立我。
断后辄无前,实右即虚左。
品定赋纤洪,义明分勇懦。
端木语卫文,洙泗皆卿佐。
孔子叙夷齐,后进尚嵬琐。
从来一大事,几作鸿毛荷。
知非言所及,结网鱼受课。
谁持空空质,放纵无不可。
兹门小精庐,荒寂众万过。
欣余二三子,拙力守饥卧。
杨花安得揽,飞去天隅唾。
唯有露垂垂,满畦红药堕。
鹿鸣宴诗
鹿鸣著周雅,取士各惟时。
永嘉近千载,文物盛于斯。
贤侯奉明指,荐棘锁秋扉。?宝难骤识,独鉴防群嗤。
诚云得之慰,重为失者悲。
鄙夫素寡学,已老谩将知。
仰欣多材聚,俯愧只影踦。
晴霜万里肃,威凤正高飞。
朝阳羽翙翙,春梧绿蕤蕤。
新荣忌轻觅,苦节誓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