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水兮滔滔,其坎兮有蛟。
其幽兮有虎,啄害人兮不吐。
谓余兮无斧,又无兮强辅。
曾是兮弗顾,独奈何而逢其怒。
这首诗描绘了滁水的险恶与不可预测性,以及人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力感和恐惧。诗中以滁水为背景,通过“滔滔”、“坎”、“蛟”等词,形象地展现了水势的汹涌和潜在的危险。接着,诗人以“无济”、“无匏”、“无斧”、“无强辅”等语句,表达了人在面对自然灾难时的无助和恐惧,以及对安全与保护的渴望。
“遂济兮无匏”,意味着即使尝试渡过湍急的水流,也没有合适的工具或方法,暗示了行动的盲目性和风险。随后,“使余兮心惙”,表达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强调了人在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时的情感状态。
“其幽兮有虎,啄害人兮不吐”,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恐怖,将滁水的险恶与潜在的威胁形象化,如虎狼般凶猛,随时可能对人类造成伤害。诗人通过“无斧”、“又无兮强辅”的描述,表达了在面对强大敌人时的无力感和缺乏有效应对措施的无奈。
最后,“曾是兮弗顾,独奈何而逢其怒”,表达了面对困境时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在自然力量面前人类的渺小和脆弱。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对比,深刻揭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力感和对安全与生存的渴望,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情感共鸣。
秋风鼓大荒,万里长空来。
忽然被群木,瑟瑟鸣声哀。
黄叶日夜落,蕙草庭中摧。
鸿雁号云中,蓬转何时回。
顾惟仕京邑,二载兹徘徊。
时哉岂所适,拙薄成嫌猜。
常恐夙昔意,零落随浮埃。
不洁一以蒙,西子犹堪哀。
胡为复南陌,追逐相喧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