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扉(chái fēi)的意思:指家中的大门或门扉。
花墙(huā qiáng)的意思:指外表华丽、表面美好而实质空虚、虚有其表的事物。
开新(kāi xīn)的意思:创新、开创新局面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衲衣(nà yī)的意思:指僧人穿的衲衣。比喻清贫无聊的生活。
墙角(qiáng jiǎo)的意思:指人处于困境或险境中,无法摆脱或解决问题。
树枝(shù zhī)的意思:形容事物根基深厚,稳固可靠。
朔吹(shuò chuī)的意思:朔风吹拂,指寒冷的北风吹来。
松树(sōng shù)的意思:松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成语“松树”比喻心胸开阔、坚韧不拔。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新历(xīn lì)的意思:指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也可引申为新的时期即将到来。
枝头(zhī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前沿的位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僧人冬季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梅花墙角开新历”,以梅花在墙角悄然绽放,象征着新一年的开始,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寓意着心灵的觉醒与新生。梅花的坚韧与高洁,与僧人的修行精神相呼应,暗示着在严冬中寻找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次句“松树枝头曝衲衣”,描述了僧人在松树下晾晒僧袍的情景。松树常被视为长寿和坚韧的象征,这里不仅表现了僧人对衣物的简单处理,更体现了他们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朴素生活的追求。
第三句“怕冷老僧嫌朔吹”,通过“怕冷”和“嫌朔吹”表达了僧人对寒冷天气的敏感和不适应。然而,这种对自然环境的感知,恰恰是僧人深入体悟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部分,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洞察。
最后一句“却教童子掩柴扉”,则展现了僧人对周围环境的关怀与管理。在寒冷的冬天,为了保护自己不受风寒侵袭,僧人让童子关闭柴门,这一举动既体现了僧人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照顾,也反映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维持秩序、保持宁静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中僧人简朴而充满禅意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空同外史传
空同外史天上来,手把璚编相与开。
雄文妙画两殊绝,翰林父子真天才。
玉堂清切何萧爽,昼静不闻铃索响。
独许仙人王子乔,缑山笙鹤时来往。
大篇短章不一书,锦囊满盛明月珠。
雨中十日读不尽,世上十年应更无。
空同之山在何处,白云流水迷归路。
翰林先生今广成,千二百年同此住。
送演藏主归浙东
豫章老禅天下士,今既无双古谁比。
十年不见怨飞鸿,几度相思隔江水。
前年有书到空谷,放在床头百回读。
至今散帙眼忽明,时复看云思相续。
上人新自浙东来,曾侍生公说法台。
洼水本生天马种,邓林还出豫章材。
春雨相逢又相别,明日扁舟异吴越。
君到双峰问我时,为言舌在头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