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每至陈氏辄终日奄留厅事高明颇妨偃息以可为治小室于西偏问名于余为题曰假息庵其成也以诗落之》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宾主(bīn zhǔ)的意思:指客人和主人的关系,客人作为宾客,主人作为东道主。
不论(bù lùn)的意思:无论、不管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据案(jù àn)的意思:根据案件的情况,做出判断或推测。
木榻(mù tà)的意思:指木制的床榻,比喻生活简朴、不奢华。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相忘(xiāng wàng)的意思:相互忘记,彼此不再记得。
小筑(xiǎo zhù)的意思:小筑指的是小而简陋的房屋或建筑物,比喻简陋、狭小的住所或居所。
一半(yī bàn)的意思:指数量或程度的一半
幽闲(yōu xián)的意思:宁静、安逸的生活
造门(zào mén)的意思:指通过行动创造机会,开辟道路,迎接新的机遇。
纸窗(zhǐ chuāng)的意思:指纸做的窗户,比喻虚有其表,不真实或脆弱的东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徵明在友人家中陈氏处暂居的经历。他选择在西偏的小室"假息庵"安居,那是一个简朴而宁静的地方,有着低矮的檐顶和纸窗,环境清幽。诗人提到,虽然初来时并非因为竹林而被吸引,但随着时光推移,读书和静思占据了大部分时光,他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他借用徐孺子(东汉人,以廉洁知名)的典故,表示即使没有豪华设施,也能像徐孺子那样悠然自得。诗人甚至认为,无需再区分主人与宾客,半数的闲暇时光已经属于自己,体现了他对这种隐逸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和心灵宁静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