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堕根境识,那涉去来今。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一五○》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达磨(dá mó)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没有头脑、没有智慧、愚笨。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忽然(hū rán)的意思:突然,意外地发生或出现
来今(lái jīn)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或程度。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特地(tè dì)的意思:特意、特别地
用心(yòng xīn)的意思:用尽心思,付出努力
去来今(qù lái jīn)的意思:指过去和现在的事物或情况,表示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化。
眼不见(yǎn bú jiàn)的意思:没有看到,没有目击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的禅宗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理。"水不洗水,金不博金",用水与金的自性不改比喻心境的清净,暗示了事物的本质不会因为外在的洗涤或交换而改变。"眼不见眼,心不用心",进一步强调内在观照的重要性,即去除杂念,达到心无挂碍的状态。
"不堕根境识,那涉去来今",意指不被根深蒂固的观念和对过去未来的执着所束缚,活在当下,超越时间的流转。"迷里忽然逢达磨",达摩是禅宗初祖,此处象征着在困惑中突然领悟到真谛。"何曾特地作丛林",表达了禅者不刻意追求名利地位,而是自然融入修行的群体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传达了禅宗的核心理念——明心见性,放下执着,自在无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