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二浙(èr zhè)的意思:指浙江和浙江以东的福建两个地区。
基址(jī zhǐ)的意思:基址是指建筑物的基础,也常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基本条件或根本依据。
沦没(lún mò)的意思:沦没指事物被淹没或消失不见,也可指个人才能或事物被埋没无法发挥。
秋信(qiū xìn)的意思:指秋天传来的消息或信件。
十州(shí zhōu)的意思:形容地势广阔,辽阔无垠。
吴地(wú dì)的意思:指吴国,也指江南地区。
雪峰(xuě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入云,覆盖着白雪。
源流(yuán liú)的意思:
◎ 源流 yuánliú
(1) [origin and development] 水的本源和支流
顺涧爬山,直到源流之处。——《西游记》
(2) ;借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西游记》越溪(yuè xī)的意思:越过溪流,比喻克服困难、突破障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观潮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宋代诗人黄裳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与深刻理解。
首句“十州基址难沦没”,以夸张的手法形容潮水的浩瀚与壮阔,仿佛连十个州的土地都难以承受其冲击而沉没,展现出潮水的磅礴气势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次句“二浙源流且溯洄”,则将目光转向潮水的源头,暗示潮水自远而来,穿越曲折的河道,最终汇聚成壮观的景象。这里的“溯洄”二字,既描绘了潮水逆流而上的动态美,也隐含了对潮水源头探索的渴望。
第三句“秋信最宜吴地看”,点明了观潮的最佳时节是秋季,此时的景色最为迷人。这里的“秋信”不仅指秋天的信息,也暗含了诗人对季节更替、自然变化的感慨。在吴地(泛指江南地区)观赏潮水,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最后一句“雪峰飞向越溪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潮水涌动时的景象,仿佛雪白的山峰在潮水中飞速移动,最终汇入越溪之中。这不仅展现了潮水的动态美,也赋予了画面以动感和生命力,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波澜壮阔的潮水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宏伟与壮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观潮时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视角和情感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游析城王屋山诗七首·其五鳌背峰
巨鳌驾山不肯前,长驱断折神龙鞭。
一朝鳌伏山陷地,独余高背撑青天。
当年命名叹奇绝,今我一见形宛然。
析城之峰难悉数,斯游颇诩窥其全。
如兹诡谲真罕觏,屈第一指何惭焉。
日暮疲驴绕山脚,不登绝顶嗟无缘。
三山戴首竟何处,此景在目非虚悬。
欲行不行重回首,斜阳倒射苍苍烟。
琐窗寒
开到荼蘼,苔荒藓老,纹纱嫌薄。
怎禁疏雨,闲了秋千绒索。
只垂杨、渐浓绿云,重阴遮断红楼角。
想镜台妆罢,冷凝花影,罗衣微觉。帘幕。人如昨。
但玉冻钗茸,粉销梳掠。锦筝弹怨,又恨秦丝声弱。
待拈针、添绣文鸳,晚风料峭低素萼。
向薰炉、消受春寒,孤负湔裙约。
满庭芳·其一南园公宴即事
初过清明,才逾上巳,群贤高会南园。
花岩接槛,洞口泻红泉。
移得竹厨竹里,雕栏曲、杂坐金钿。
擎觞至,红儿娇小,犹弄剪刀钱。
楼前争作伎,枰楸壶竹,游咏依然。
看玉钗纷絓,芗泽微传。
醉煞兰亭旧侣,华灯外、新月纤纤。
当筵赋,园如金谷,人似永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