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与 虚 上 人 宋 /释 慧 空 止 渴 须 是 水 ,止 饥 须 是 饭 。参 禅 须 是 悟 ,成 佛 不 待 旦 。伽 陀 有 底 急 ,休 来 问 老 汉 。既 来 无 柰 何 ,拄 杖 蓦 头 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参禅(cān chán)的意思:指修行禅宗,参悟佛法,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
成佛(chéng fó)的意思:指修行者通过修炼,最终达到成为佛陀的境地。
待旦(dài dàn)的意思:等待黎明,等待新的一天。
伽陀(qié tuó)的意思:指教育的作用,指教导、教诲。
老汉(lǎo hàn)的意思:指年老的男性,也可用来形容顽固不化的人。
蓦头(mò tóu)的意思:突然抬头,忽然看到。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无奈(wú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可奈何的心情或境地。
须是(xū shì)的意思:必须是,必须是如此
有底(yǒu dǐ)的意思:有底指有底气或有把握,表示有自信心或有把握做某件事情。
止渴(zhǐ kě)的意思:满足当前的需要,解决眼前的问题。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无奈何(wú 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可奈何,无法改变或解决某种困境或问题。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空所作的《与虚上人》,以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修行为例,阐述了佛教中关于满足基本需求与精神追求的关系。首两句“止渴须是水,止饥须是饭”强调了物质生活的基础,而“参禅须是悟,成佛不待旦”则揭示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即通过禅修达到觉悟,成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续的领悟和实践。
后两句“伽陀有底急,休来问老汉”表达了对急于求成者的劝诫,暗示修行之路需要耐心和恒心,不能急于求成。最后一句“既来无奈何,拄杖蓦头撺”则描绘出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只能接受并继续前行的态度,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韧地持杖前行。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事,语言质朴,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注重实践和体验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