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释子卧云房一首》
《赋得释子卧云房一首》全文
明 / 黄省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释子云俱住,无心两自依。

禅香和暮閤,卿霭春衣

拥锡孤浮影,谈经五色辉。

解空何处所,贞际本亡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处所(chù suǒ)的意思:指人们居住、工作、活动的地方。

春衣(chūn yī)的意思:指春天穿的衣服,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者令人愉悦的事物。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卿霭(qīng ǎi)的意思:形容云霭缭绕,美丽的景色。

释子(shì zǐ)的意思:放下儿女情长,舍弃个人感情。

谈经(tán jīng)的意思:指谈论经书、经典或学问的事情。

亡机(wáng jī)的意思:指飞机失事或坠毁。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独居云房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首句“释子云俱住”,点明了人物的身份与生活环境,暗示着一种与世隔绝的修行状态。接着,“无心两自依”表达了僧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物质世界的淡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禅香和暮閤”一句,通过“禅香”这一意象,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夜晚的禅房在香烟缭绕中显得格外宁静。“卿霭染春衣”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仿佛春日的雾气轻轻染上了僧人的衣物,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柔和。

“拥锡孤浮影”描绘了僧人手持锡杖,独自漫步于山林间的画面,孤独而又自在,锡杖象征着修行者的工具,也寓意着他们对世俗的超越。“谈经五色辉”则展现了僧人在谈论佛经时的智慧之光,五色辉映,既是对知识的赞美,也是对精神世界多彩性的描绘。

最后,“解空何处所,贞际本亡机”表达了对空性的理解与追求,以及修行者内心深处的纯净与无为。这里的“解空”意味着对世间一切现象的超越与理解,而“贞际本亡机”则强调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摒弃了所有功利之心,达到了一种纯粹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意境与哲理,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禅意,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黄省曾
朝代:明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猜你喜欢

夏夜杂兴·其八

窗前两梧桐,清阴覆东墙。

孙枝络珊瑚,圭叶裁琳琅。

良材中琴瑟,幽栖期凤凰。

愿先海岱贡,移根栽峄阳。

(0)

送吴秀才赴辟廱

吾家阿连诗,美如青精饭。

君尝从之游,剩馥润青简。

我老世所憎,百推无一挽。

君独频叩门,问我句中眼。

此行赴功名,旧习暂锄铲。

霜清山驿寒,酒醒夜闻雁。

挑灯诵我诗,聊供一笑莞。

(0)

十二时·其五

食时辰,掌钵徒劳入市巡。

若将心受檀那饭,也似无功食禄人。

(0)

和董承事三颂见别·其三

长忆当年陆大夫,同根底事强分疏。

道人固有超然句,虽别应难不见渠。

(0)

和董承事三颂见别·其一

道存愈远却弥亲,去住情忘尚隔津。

直下是家归甚处,大千全现本来人。

(0)

大隋盖龟

千古清声老大随,机锋壁立杳难窥。

未能直下超凡圣,只道将鞋盖却龟。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