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钱 塘 渡 口 唐 /施 肩 吾 天 堑 茫 茫 连 沃 焦 ,秦 皇 何 事 不 安 桥 。钱 塘 渡 口 无 钱 纳 ,已 失 西 兴 两 信 潮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安(bù ān)的意思:形容心情不安,焦躁不安的样子。
渡口(dù kǒu)的意思:渡口是指过河的地方,也可以比喻解决问题或克服困难的关键节点。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秦皇(qín huáng)的意思:指秦始皇,形容统治者权力极大,威严无比。
天堑(tiān qiàn)的意思:比喻难以跨越的障碍或差距。
沃焦(wò jiāo)的意思:形容土地肥沃,生长茂盛。
西兴(xī xīng)的意思:指人们的欢乐、兴奋之情。
信潮(xìn cháo)的意思:指人们对某种观念或行为的热烈追随和信仰。
- 注释
- 天堑:形容极长且深的大河,像天然的壕沟一样难以跨越。
沃焦:古代神话中的地名,象征极远或极热之地。
秦皇:指秦始皇嬴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君主。
安桥:修建桥梁,确保交通通行。
钱塘渡口:指杭州的钱塘江渡口。
无钱纳:没有足够的钱财来支付过桥费用。
西兴:古代地名,在今浙江杭州附近,与钱塘江渡口相邻。
两信潮:可能指潮汐涨落的两次信息,也可能暗指重要的通信往来。
- 翻译
- 广阔的天堑连接着沃焦,秦始皇为何不在此建桥呢?
钱塘江渡口无法支付过桥费用,已经失去了西兴的两次潮汐信息。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施肩吾的《钱塘渡口》,通过对钱塘江渡口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帝王功业短暂性的感慨。
"天堑茫茫连沃焦"一句,以宏大之势描写长城或其他古代防御工事的雄伟景观,同时通过“沃焦”暗示了一种荒凉与废弃的氛围,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秦皇何事不安桥"中,“秦皇”指的是始皇帝,统一六国、修建长城和宫室的伟大人物。诗人通过“不安桥”的说法,暗示了秦朝虽然有着宏伟的建筑,但最终也无法抵御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侵蚀。
"钱塘渡口无钱纳"一句,从字面上看,是在描写钱塘江渡口没有船只收取过路费用的情景,但更深层次上的寓意是,尽管这个地方曾经繁华,但现在却是冷清无人问津。
"已失西兴两信潮"中,“西兴”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也有可能是对古代某个繁荣时期的象征性称呼。这里“两信潮”的“信”,可以理解为定时或预定的意思,暗示了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差异和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钱塘江渡口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时间流逝以及物是人非的感慨。施肩吾以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勾勒出一幅历史沧桑与个人情怀交织的画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采桑子慢.水滨初夏写兴
新萍荡柳,还是销魂江上。
看飘粉楼台都尽,占了清凉。
燕子归来,几家帘户闭烟塘。
双鸳谁见,闲情正在,云影天光。
小扇唤风,都随节换,何况斜阳。
便休忆、绿阴前度,更有梅黄。
叶叶罗衣,住湖西子又新妆。
琅玕文簟,颇黎翠枕,惹梦菰香。
霜叶飞.晦闻南归过访,别七年矣。飘摇倦侣,感念近远,聊述此解
雁边人到。黄花后,相携秋事先了。
倦蒲衰柳未全凋,不似关河早。送白日惊涛去鸟。
吹衣仍爱清风好。
怕路入横塘,古梦咽、苍烟碎乱,隔鸥残照。
还记旧日西城,哀时俊侣,望极逃世藜藋。
芰衣谁为染缁尘,恨满长安道。看寂寂吾庐漫老。
频年忧患文章少。
谢故人、牵闲事,自卷霜帘,燕沉歌悄。
惜奴娇.荷花
红晕脂痕,照出水、新妆靓。幽情共、绿云低映。
一曲西洲,谁采取、亭亭影。人静。对西风、凌波自省。
水佩风裳,偏又报、凉秋信。舞衣冷、幽香满径。
压鬓谁簪,枉负了、闲心性。漫咏。泛一舸、田田万柄。
满庭芳
帘押寒轻,窗茸暝重,一院浓绿无人。
空梁旧燕,来伴倦吟身。
又是酴醾过也,铜驼陌、轧轧香轮。
东风里,残花藉草,何处更飘茵。前尘。
如昨梦,金觞玉柱,鹤岭龙津。
念漂零投老,惆怅逢春。
便有桃源忍问,不知汉、毕竟知秦。
天涯路,关河寸寸,一寸一伤神。
高阳台
暗水平桥,明霞低浦,霜痕冷阁鱼叉。
才一番寒,微黄却上蒹葭。
瘦腰不恨秋来早,恨秋来、偏在天涯。
更堪伤、十载荷衣,吟鬓苍华。
灯边记得分明语,待梦圆鹊镜、窗倚虫纱。
几日西风,雁归客未还家。
陌头柳色浑难觅,满空江、换了芦花。
又斜阳、过尽西楼,都是昏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