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颂三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禅颂三首(其三)》由金代诗人王彧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对自我认知与自然和谐的深刻洞察。
首句“吾身非我底为情”,开篇即点明主题,探讨了个体与自我认知之间的关系。这里的“非我”并非否定自我,而是强调在世俗的纷扰中,人们往往迷失了真正的自我,被外在的欲望和情感所牵绊。这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引出对自我本质的反思,触动人心。
次句“说著尘劳特地惊”,进一步深化了对世俗烦恼的警醒。尘劳,指的是生活中的种种困扰和忧虑。诗人通过“特地惊”这一表达,强调了当人们真正触及到这些烦恼的本质时,内心的震撼之大。这种震撼不仅仅是对外在事物的惊讶,更是对内心深处自我认知的觉醒。
后两句“五九尽时山更好,涧泉云鸟自春声”,则转向自然界的描写,通过景物的描绘来映射心灵的净化。五九,是古代计时的一种方式,此处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或修行过程的阶段。山更好,意味着在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或内心的修炼之后,自然景观变得更加美好,也暗喻了人的心灵在经历磨砺后更加纯净。涧泉、云鸟、春声,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宁静和谐的画面,象征着内在精神与外在世界的和谐统一,以及心灵的自由与解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以及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愿望。它不仅是一首禅诗,更是一首关于人生智慧与心灵成长的启示录。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